上周去參加以前同事的花店開業儀式,欣欣之前是在幼兒園當保育員,今年她女兒上小學了了,她也沒有在幼兒園上班了,開始自己出來創業。欣欣在女兒出生以后就當了全職媽媽,女兒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再加上女兒從小膽子很小她怕女兒在幼兒園會吃虧,就選擇去女兒的幼兒園里上班,因為專業不對口,她只能當保育員。
剛去上班一個星期就累到想辭職,但是每天能偷偷看到女兒,老師也會對她有些「格外」照顧,她就堅持下來了,這一上就上了三年的時間。那天欣欣說「有的孩子上幼兒園是真的很可憐,天天被老師罵,網上那種老師打孩子的視訊絕對是真實存在的,只是有的很隱匿,家長根本就發現不了」。
欣欣說在幼兒園上班三年,發現大部分的老師都不可能做到「一視同仁」,那些能夠受到老師偏愛的孩子大多數都有這3種特征,跟你給老師送不送禮無關,跟你的家境也無關,跟孩子的顏值也無關,老師不會明說,很多家長也不知道。
欣欣說自己剛入職帶小班的第一個月真的是要崩潰了,給孩子喂飯、換褲子、穿衣服、上廁所等等,兩個老師加上她三個人完全就是停不下來的節奏,每天都特別累。但是看到班上那幾個可以自己吃飯,起床后能夠自己穿衣服、穿鞋子的孩子就覺得特別的欣慰,這些孩子會成為老師表揚和喜歡的對象,孩子對于幼兒園自然就不會那麼害怕。
孩子上幼兒園前兩個星期會因為陌生的環境哭鬧不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是正常的情況,但是那種過了大半個學期還什麼事都需要老師和阿姨幫忙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絕對是在給老師「添麻煩」。欣欣就說那時候他們隔壁班有個男孩子到了中班還不會自己上廁所,經常把臭臭拉到褲子上,讓老師特別的頭疼,都不喜歡他。
幼兒園是保教結合,自理能力是孩子學習的重點,自理能力強的孩子不僅不會給老師添麻煩,還能夠成為老師的小幫手,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得到認可,在幼兒園自然「混得好」。
幼兒園老師從來不怕孩子哭,但是很怕遇到那種說話說不清楚或者問什麼都不說的孩子。欣欣說他們班上就有一個這樣的女孩子,老師提問她從來不會回答。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