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限制孩子的初衷一定是為了孩子好,比如說限制孩子的飲食、冷飲,是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家長認為零食中含有太多添加劑不利于孩子的身體發育,冷飲刺激孩子的腸胃,對孩子的腸胃健康不利。
可是每一件事情很難單一,有好的影響就有壞的影響,很多時候父母只看到當下的一刻鐘,想不到對孩子長久的影響,可是長久看來,父母當時的限制確實讓孩子吃的更健康了,可是卻引發了孩子的心理問題,這就得不償失了。
小七的好朋友靜靜最近總是來我家玩,靜靜是個大多數時候都非常安靜的孩子,當情緒上來就難以控制的4歲的小朋友。
她身材瘦小,飲食方面被限制得很多,不準許吃零食,不準許吃冷飲,不準許做的事情非常多。
當小七拿零食要吃的時候,我往往會分給靜靜一份,通常小七吃幾口就去玩了,靜靜吃完還會再要,她非常愛吃薯片這類的零食。
奶奶說因為家里不準許她吃零食和冷飲,所以她就非常愛吃這些東西。
看吧,家長也知道,因為在家被限制,所以孩子格外愛吃。
因為平時被各種限制,所以這個安靜的女孩才會在某一刻歇斯底里大哭,且停不下來,她哭的時候有一種典型的行為「大吼」,有的時候眼淚不多,但是吼聲很大,孩子這就是在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內心的不滿意,這是被限制得太多了起到的反彈作用。
現在孩子才只有4歲,就已經有這樣的表現了,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很難想象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會是一種什麼狀態。
教育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容易就不會有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之后捶胸頓胸地說:「為什麼會這樣,教育了孩子一輩子,結果孩子總和我對著干!」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