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位朋友家串門,發現他家孩子,特別黏媽媽。
媽媽去廚房端菜,孩子跟著去廚房。媽媽坐在沙發上,孩子緊緊挨著她。媽媽起身喝水,孩子也像個小尾巴一樣,跟在身后寸步不離。
寶爸說要抱抱娃,孩子就是不肯,只張開手就說,媽媽抱。
寶爸無奈地笑了笑說,媽媽要是袋鼠就好了,這樣就能把娃裝在袋子里去哪都帶著。
孩子只喜歡黏媽媽,這種情況真的不少見。
我女兒還小的時候也是,哪怕就是一起出門,媽媽抱不動了,她也要確保自己被抱的姿勢能看見媽媽,若媽媽不在視線范圍內,立馬就哭。
孩子為啥這麼愛黏著媽媽呢?娃還真「有苦說不出」,媽媽別太晚知道啦。
你可能會說,媽媽帶得多,且孩子是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當然更黏媽媽了。
這確實是一部分原因,但還有其他原因,你可能不知道。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客體永久性」。
比如4-5個月大的小嬰兒,如果你把玩具放在他面前,他會伸手去拿。但如果你把玩具藏起來,他卻并不會去找。
這是因為,孩子以為,看不見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
但如果你跟一個8個月大的孩子玩,讓他看見你把玩具藏在毛毯底下,那麼,他會去掀開毛毯找玩具。
這就是客體永久性,即便物體不見了,但不代表它消失了,它還存在某個地方,還會回來。
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孩子格外黏媽媽。因為他們雖然有一定的「客體永久性」,但卻沒有完全掌握。所以,他們很擔心,媽媽一旦不見了,就消失了,再也不會回來了。
由于這樣的特征,孩子會產生一定的分離焦慮。只要媽媽不在身邊,他們就會情緒低落、焦急,害怕找不到媽媽。所以,得時刻看好媽媽,一直黏著她,不讓她離開自己。
孩子在2到2歲半左右,能完全掌握客體永久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