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老二聰明老大傻」?二胎家庭中,哪個孩子更聰明?你或許不信,和孩子出生的順序有關
2023/09/15

中午休息,幾個二胎媽媽湊在一起吐槽孩子。

有人說:家里老大越長越像老牛肉,不管父母怎麼說,人家完全不care。相反,老二就很機靈,特別討人喜歡,每天下班回家都要給一個愛的抱抱,還會提前準備好拖鞋,說一些暖心話,感覺特別貼心。

讓我驚訝的是,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 幾個二胎媽媽基本都出聲附和,她們普遍認為: 家里二寶比大寶更體貼人,情商更高

沒結婚的一位同事隨即發出靈魂拷問: 照你們這麼說,老二普遍比老大聰明嗎?

二胎家庭中,到底老大聰明還是老二機靈?相信不少人和我有著一樣的好奇,于是查了不少資料,還真看到了些不一樣的研究。

老大傻,老二精?非也!

就像我同事直觀體驗那樣,普遍來看,大部分老二確實更會來事,也更容易招人喜歡。但這并不意味著,老二就比老大聰明!恰恰相反,有不少研究得出過截然相反的答案。

美國的一項研究, 研究者對超過2500名職場人員進行了智商測試,結果發現長子占據了高層管理崗位的比例更高

這就是著名的 「長子效應」,研究人員解釋為: 長子在家庭中處于較高的地位,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導致他們更自信、有組織性。長子還經常要負責照顧和指導其他兄弟姐妹,給了他們領導和組織的機會。

第一位研究孩子出生順序對個人影響的科學家——弗朗西斯·高爾頓, 在1874年,對英國杰出的科學家做了一次統計,結果這次統計數據也反映出了「長子效應」。他發現:這些科學家絕大多數都是家里的老大。

除此以外,一位名叫羅伯特·桑瓊的心理學家,做了一個名叫「家庭智力集合模型」的實驗。實驗中他們調研了歷史上有成果的名人在家中的排序,以及一些普通家庭中,各位孩子成年后的成就。

他們同樣發現,二胎家庭中孩子智力上,的確存在一些差距。但 并非「老大傻、老二精」,相反,普遍來看,老大的智商其實更高。

為何老大更聰明?

「家庭智力集合模型」的主觀點是: 一個家庭中,每出生一個孩子,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就會發生一次變化,而這種變化與孩子出生的間隔息息相關

他們發現, 兩個孩子出生時間間隔越短,養育過程中家庭營造的智力環境水平就會越低。

簡單地解釋就是,孩子在家庭中所處的智力環境水平,與出生順序,以及與哥哥姐姐之間的出生間隔有關。

是不是有點沒看明白,我們用一個數學公式簡單說明。

假設, 父母雙方的環境智商為100分,剛出生的孩子智商為0,孩子每增加一歲,他的智力就增長5

所以若家里只生一個孩子,那麼這個孩子所處的智力環境為: (雙親的智力值200+新生嬰兒的智力值0)/3=67。

接著,比如這個家庭在老大出生2年內,生了老二。他家的環境智商會再一次發生變化。間隔兩年的4口之家智力環境: (父母智力值200+兩歲孩子智力值10+新生嬰的智力值0)/4=52.5

很顯然,這個數值會低于老大出生時的智力環境。

所以從這個模型來看,相差2年的二胎家庭的智力環境會比獨生子女低。當然如果兩個孩子間隔年限拉的足夠長,又會是另一種情況。

比如,老大、老二相差15歲: (父母智力值200+15歲孩子智力值75+新生嬰兒智力值0)/4=68.5。

可以看出,二胎間隔足夠長時,二胎所處的智力環境反而比獨生子女更好,這也就是有些地方認為 「老來子更聰明」的原因。

我相信會有不少人會對這個實驗抱有質疑,不過「家庭智力集合模型」有個經典案例:在美國, 第一批宇航員有23位,其中有21位是家里的老大

如何消除出生順序帶的智商影響?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能證明老大更聰明,也有研究者聲稱: 次子通常更加有創造性,更有可能比長子擁有更好的社交技能和更高的情商。

不管怎樣,目前不少研究者都在研究孩子出生順序與智商之間的關系,雖然沒有蓋棺定論,但這方面的研究人員并不在少數。作為家長,我們當然都望子成龍,兩個孩子都聰明。

那要怎樣消除出生順序帶的智商影響呢?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二寶出生后,多關注大寶情緒

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寫過一段和大兒子安安的互動。二寶出生后,有一天突然找不到安安了,找了一圈很生氣,終于在黑著燈的臥室找到了蜷曲在被子里的安安。

她發現兒子滿臉淚痕,便問怎麼了。安安回答: 你抱著弟弟一直親他,看著他笑,感覺你比較愛弟弟。

不少二胎家庭也會這樣,二寶出生后無意中冷落了大寶,這對孩子情緒的傷害非常大,讓孩子變得敏感,自卑。時間一長,孩子就會將自己封閉起來,從而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其次,矛盾讓孩子自己解決

二胎家庭,總有鬧不完的矛盾,常常父母會告訴大寶:你是哥哥,你得讓著她。但這種勸誡,只會讓老大承擔很多不該他承擔的責任,而讓老二學會鉆空子。

我們建議, 除非孩子明確向你發出求助信號,否則不要貿然介入孩子的矛盾。比如,孩子們因為一個玩具爭執起來,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先觀察別出聲,讓他們自己處理,當孩子們向你告狀或要你主持公道時再出面。

解決問題時也不要簡單粗暴的批評,而是建議 和孩子一起情景復現剛才的問題,我們負責做陳述性歸納,引導孩子表達自己每個動作后的真實感受,同時提醒孩子注意對方的感受。往往當孩子能體會到對方感受時,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最后,培養每個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出生順序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行為,因此,父母應該幫助每個孩子建立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這包括鼓勵每個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讓他們參與家庭決策和任務,給予適當的責任和自由,讓他們有機會體驗成功和失敗。

再細小的遺傳和環境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被反復放大,產生「乘數效應」,成為巨大的影響因子。

所以,無論不管出生順序對孩子的影響多小,我們父母能做的就是平等對待孩子,讓他們盡可能在一個平衡、穩定的環境中成長。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家長在「這3個方面」越舍得,孩子以后「越有出息」,和錢無關
2023/09/24
「邋遢奶爸」帶娃火了,萌娃「邊走邊提褲子」,內心:我太難了!
2023/09/24
「超淡定哥哥」當著弟弟的面吃雪糕,弟弟「著急的模樣」太搞笑:混得最差的二胎!
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