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過娃的寶媽想必都清楚,在生完寶寶后,醫生和護士都會抱著孩子前來詢問你「是男孩還是女孩」。
據很多寶媽分享,當醫生有這樣一個舉動,她們覺得非常暖心,往往確定孩子的性別后,也是鼻子一酸。
個中滋味、五味雜陳,然而,更多的是懷子生產的不易和新生命到來的喜悅所交織在一起的情愫。
其實,這個流程也體現了作為醫護人員,她們非常專業和具有人性化的一面,是需要我們感恩的。
① 確認產婦精神狀態
現在醫療條件健全,雖然生孩子不像以前那樣「九死一生」,在鬼門關里走一遭。但是,確實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
當寶媽拼盡全力誕下寶寶時,有些非常疲憊,有些意識會模糊、甚至發生暈厥的情況,「想睡一覺」是最大的感受。
這個時候,醫護人員抱著新生兒寶寶來到寶媽身邊,以這樣的方式提示寶媽,一方面為了確定產婦的精神面貌如何,十分能夠準確說出寶寶的性貌,以此來判斷;
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刺激」產婦,讓她們精神為之一振,提高她們的精氣神。
② 給予新手媽媽安慰
當孩子脫離母體的那一刻,陪伴自己十個月的胎兒,和自己就此分離,其實很多寶媽的心情是失落的,內心也會有一片虛無。
當醫護人員溫柔的問寶媽「看看,是男孩女孩?」,寶媽會第一時間和寶寶親密接觸,對產婦的心理撫慰,帶來溫暖的慰藉。
這樣的場景是十分人性化,讓人淚目動容的。
有些寶媽在確定孩子性別時,會忍不住親一口;醫生也會讓寶寶在媽媽的胸口躺一會。
寶媽在疲憊的時候,看到寶寶可愛的小模樣,和寶寶肌膚之親,非常有治愈功效。可以說,所有的疲憊頃刻之間一掃而空,精神也會為之一振。
③ 確定寶寶性別身份
如果家庭沒有事先確定過寶寶的性別,其實,生娃就和開盲盒一樣,是充滿期待和驚喜的。
寶寶出生后,寶媽肯定想第一時間知道寶寶究竟是男孩還是女孩,這種心情也是十分迫切的。
因此一般不用產婦主動問,醫生就會讓寶媽確定孩子的性別身份。
經過「親媽認定」完畢,醫生才會給寶寶清理口腔雜物、報幾斤幾兩,填寫基本信息等。
其實,當確定完這一切之后,在回顧之前的生產過程,真是恍然一夢的感覺。
雖然生娃的痛記憶猶新,但是事后回想,仿佛又不那麼疼了。
尤其是順產的媽媽,頭胎一般經歷的產程耗時較長,整個過程真是十分煎熬。
從出現陣痛到開宮口,一指到二指到宮口全開,其過程毫不夸張的用一個詞來形容——生不如死。
分娩時,寶媽在忍受著巨大痛苦的同時,寶寶究竟會有什麼感受呢?
① 頻繁的宮縮,胎兒「動蕩不安」
臨產時,媽媽會經歷不同程度的宮縮,由弱漸強的內力也會推動寶寶不斷向「出口」奮進。
其實,這時候寶寶是比較難過的,如果能看到他們的小表情,我猜想一定是緊鎖小眉頭。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里,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房子里,不能再舒舒服服的待著了,就像地震來了一樣,動蕩不安。
而且隨著媽媽的情緒越來越緊張焦慮,寶寶和媽媽母子連心,也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增加胎寶寶內心的不安。
② 擁擠的產道,胎寶「也在努力」
分娩時,不僅產婦很辛苦,胎兒也在拼,在努力配合媽媽一起走向新的世界。
當宮縮將胎兒不斷向體外推動時,寶寶也在媽媽肚子里努力著,當他們進入產道時,就會把自己慢慢調整成一個球狀。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縮小體積、減少媽媽的疼痛,也可以保護自己。
寶寶一邊擠進產道,一邊扭轉轉動,一會面朝媽媽,一會背對著媽媽;寶寶七十二變,不斷調整著適合出生的角度。
整個過程讓胎寶寶感受到非常不舒服和擁擠,為了新的誕生,在和媽媽一起同甘共苦呢。
③ 陌生的環境,寶寶「極度恐慌」
當新鮮的空氣迎面撲來,寶寶被醫生拍一巴掌,第一聲啼哭響起,寶寶正式面世了。
寶寶失去了柔軟的包裹,一下子來到了外面冰冷的世界,陌生的世界,肯定會讓寶寶極度恐慌。
有人曾經類比過這樣的感覺,就像把我們放到了一個從未去過的荒島上,周圍都是陌生的怪物。可想那種恐懼是由內到外伴隨而來的。
這時候,唯有媽媽溫暖的懷抱、熟悉的味道和心跳,才會給寶寶帶來安靜,給予最大的平靜和安撫。
紀伯倫在他的詩里寫到孩子,他們借我們而來,卻并非因我們而來,他們是生命對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也許,我們給孩子第一次生命;他們在向外探索者,一步步獲得更多的體驗和認知,獲得更多的新生。
希望我們和我們的孩子都可以自由而快樂,成為自己!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