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堂妹前段時間談了一場戀愛,我們家里人都不太同意,但堂妹挺堅定的。後來堂妹和男友回老家見了他爸媽,回來自己主動分手了。
原來在飯桌上,男友的媽媽一直說,她兒子有胃病,以后堂妹應該做什麼什麼飯給她兒子吃,她兒子不愛做家務,讓堂妹勤快點,女人本來就應該多做家務等。
堂妹說:「當時我一聽這就沒有談下去的興致了。從小在家我爸媽就沒怎麼讓我做家務,後來我媽也教我做飯做家務了,但我媽說這是以后獨立生活的技能,和爸媽在一起,我幾乎沒怎麼做過家務,偶爾做一次,爸媽還夸得不行。
我媽說懶的姑娘一般不會被騙,因為沒有要干活的意識和責任感,突然來個人讓你跟個保姆一樣,你肯定拔腿就跑。現在我更深刻認識到,我可以會做家務而不去做,而不是不愿做而別人都等著你去做。」
聽完堂妹的話,我不由得感嘆。堂妹平時看起來就是被寵大被富養的女孩,但關鍵時刻真的很拎得清。其實,這和我們家的教育分不清。
我會做家務。但我媽也是和別人說我不會做,別人一問就是舍不得女兒做,說是寵大的!我媽就說:「會做走哪都要做,走哪人家都等著你做,讓我能選擇上班就一定要上班,家務他不做你也不做,要做就一起做,在別人家懶點比勤快的享福,懶最多罵兩句,不痛不癢,但勤快要被罵還要做事!」
我覺得我媽和嬸嬸的教育理念是一樣的。女孩沒必要太勤快,懶一些才有福氣。後來自己出去求學工作結婚,發現媽媽和嬸嬸真的明智又有遠見。
其實被寵的女孩真的大機率遇到好男人
從小被父母真心愛,在愛里長大的女孩,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誰是真心愛她,從而過濾掉渣男。
因為從小被家里真心愛著,那麼別人稍微怠慢她她就不能接受。而從小被忽視的女孩遇到人男的怠慢她,她都后知后覺,她沒有那個敏感度。即使感覺到了,她的第一反應也是接受,就比如上學放假總是有爸爸媽媽接送的,男的懶得接送她她就無法接受,因為她從來沒有一個人拖著行李箱找車子過,她的字典里就沒有這個,男的接送她她也不會受寵若驚,她感覺跟刷牙洗臉一樣平常。
而一個沒有被爸爸媽媽接送過的女孩,下雨她都自己拖著大包小包找車子,上不上黑車全憑運氣,如果一個男的接送她,她首先想的是那多不好意思,會不會太麻煩人家了,即使這男的已經是老公,她依然不能心安理得的被照顧,有啥事第一反應是自己來,人家不接送她,她雖然有點失落,但覺得也合理能接受。
從小被父母真心愛的女孩,自我價值感高,她們不會輕易被一些男人的小恩小惠所感動。同時不管在戀愛還是婚姻中都不會把自己處在太卑微的地步,會掌握主動權。
這樣的女孩幸福感都比較高。
所以父母也要適時改變觀念,不要從小把女兒往善良,老實,賢妻良母的方向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