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媽媽,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就是孩子從出生開始最粘的就是媽媽,不管孩子遇到什麼事情,脫口而出就是喊媽媽。
因為這件事,很多媽媽在一起聊天時,都說自己在家里時,耳朵都快長繭子了,自己的耳根不能清靜一會,隔一會就聽到孩子喊媽媽,更有的孩子時刻粘著媽媽,不能讓媽媽離開一會。
孩子會說話后,會用語言來表達對媽媽的需要,但是 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對媽媽的依戀則是看到媽媽就求抱抱,別人想從媽媽懷里抱過去,孩子都不愿意。
孩子之所以這麼粘媽媽,主要是孩子從在媽媽肚子里到出生,都是聽著媽媽的聲音長大,出生后更是被媽媽抱在溫暖的懷抱中喂奶,哄睡,唱搖籃曲,聽著媽媽動聽的聲音入睡。
所以,孩子從小就粘著媽媽是可以理解的,而 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們對媽媽的依戀可沒有那麼簡單,很多人都覺得,孩子粘媽媽是缺乏安全感,而知道原因后,很多人都表示心疼。
很多人覺得,孩子之所以最喜歡粘著媽媽,是因為孩子缺乏安全感,孩子粘著媽媽,并不一定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其實,孩子粘著媽媽 主要有下面幾點客觀因素,媽媽一定要清楚知道,這樣就不會對寶寶粘媽媽的行為表現得不耐煩了。
第一、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媽媽是寶寶最親近的人之一,寶寶會對媽媽產生依賴,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表現。
第二、寶寶喜歡粘著媽媽,是因為他們覺得媽媽是他們溫暖的避風港,可以給自己帶來安全感,讓他們覺得心里踏實。
第三、當孩子在成長中遭遇挫折或遇到困難時,媽媽的陪伴和關心會讓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這也是孩子喜歡粘著媽媽的原因之一。
第四、媽媽的陪伴還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獨立性,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雖然說媽媽粘媽媽是有一定的客觀原因,但是媽媽也要適當引導和教育孩子,別讓寶寶對媽媽過度依賴,讓家里其他人多陪陪寶寶,否則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性和自我發展。
所以,家人在了解了寶寶粘媽媽對的原因后,更要在孩子需要時給予足夠的關心和支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安全感。
總而言之,孩子喜歡粘著媽媽是正常的心理表現,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引導和教育,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雖然上面已經提到了幾點寶寶粘媽媽的客觀原因,其實 寶寶總喜歡粘著媽媽,還有幾個深層次因素,因為寶寶無法表達,寶寶是心里有苦卻說不出。
② 想向媽媽表達愛意,但是卻說不出
寶寶從出生后,陪伴他們最多的人就是媽媽,媽媽的氣息和懷抱會讓他們無比安全和幸福,寶寶雖然小,但是也是有感情的,他們對一直照顧他的媽媽充滿了愛,他們最喜愛媽媽。
而想要表達這種喜歡,就是粘著媽媽,想要時刻和媽媽待在一起,這樣寶寶就會覺得媽媽的愛一直包圍著他們,讓他們倍感安全和幸福。
所以,知道這個原因后,媽媽就別再嫌棄小寶寶粘人了,媽媽出門和寶寶分離時,寶寶因為不舍會大哭,媽媽下班回家后,寶寶看到媽媽就伸出胳膊讓抱。
這個時候媽媽就盡可能地多抱抱寶寶,讓媽媽感受到母愛的溫暖,帶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也可以讓寶寶盡情地表達對媽媽的愛。
①寶寶對媽媽有天生的依戀心理
寶寶對媽媽的依戀心理是一種天生的本能,這是因為在寶寶出生后的早期階段,寶寶會對媽媽的聲音、味道和觸感產生強烈的反應。
其實,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建立與母親的聯系,并且對母親的存在產生了依賴。
而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 寶寶會逐漸發展出對媽媽的情感依戀,這種依戀不僅僅是出于[生·理·需·求],還包括了情感上的需求。
因此,這個時候,寶寶會通過哭泣尋求媽媽的關注,想要通過和媽媽的親密接觸等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從而獲得媽媽更多的關注和安慰。
這種 天生的依戀關系有助于寶寶建立自信、探索世界、發展社交技能和情感表達能力。 因此,對于媽媽來說,理解和滿足寶寶的依戀需求就非常重要了。
在這里,建議媽媽可以通過盡量滿足寶寶的需求,為寶寶提供溫暖和安全的環境,和寶寶建立穩定的日常生活,以及親密的互動來加強與寶寶的依戀關系。
總而言之,寶寶對媽媽的依戀心理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它對寶寶的成長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媽媽,我們媽媽應該理解和滿足寶寶的依戀需求,以和寶寶建立穩定的、親密的依戀關系。
③ 寶寶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和不安,分離焦慮
寶寶出生后,會對周圍陌生的環境產生恐懼,加上這個時候寶寶還不具備完整的認知能力,寶寶對于周圍不熟悉的任何事物,都會產生恐懼心理。
而媽媽一直陪伴和照顧寶寶,寶寶也習慣了依戀媽媽,所以這個時候寶寶一旦看不到媽媽,就會感到很害怕,想要粘著媽媽,讓媽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
此外,因為寶寶出生后,幾乎是媽媽寸步不離地照顧他們,在寶寶半歲的時候,和媽媽已經建立穩定的依附關系,他們只要看不到媽媽,就會感覺到焦慮和害怕,所以才想要時刻粘著媽媽。
所以,看了寶寶總喜歡粘著媽媽的深層原因后,我們會發現,其實是娃有苦說不出,作為父母,我們知道后是不是都很心疼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