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分班是隨機分的還是有套路的呢?雖然許多幼兒園老師不會明說,但咱們做家長的要懂才行,不然就尷尬了。
朵朵上幼兒園了,媽媽驚喜地發現,女兒朵朵正好分在了幼兒園的「朵朵一班」。
幼兒園有三種班級,一樓的兩個班級分別是「苗苗一班」和「苗苗二班」,二樓的兩個班級分別是「朵朵一班」和「朵朵二班」,三樓的兩個班級是「果果一班」和「果果二班」。
本來媽媽以為,幼兒園是根據孩子們的年齡和入園時間確定下來的班級,後來發現并不是那樣的。
有的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在「苗苗一班」待了兩個月,就轉到「果果二班」去了。
朵朵媽媽在接送孩子上學的時候,認識了一位「果果班」的小朋友家長,兩個人通過聊天,媽媽了解到「果果班」的老師似乎更好,學習的內容也更多,就覺得女兒分到「朵朵班」,是不是因為自己沒有找關系呢?
朵朵媽媽找到幼兒園的領導,想要給自己的女兒換一個班級,園長卻說:「我們現在的分班都是最適合孩子的,你打算去的果果班,雖然很好,但卻不一定適合你的孩子……」
朵朵四歲,上幼兒園半年,她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較有限。
而「果果班」的孩子們不管是年齡大一點的,還是小一點的,都是獨立性比較強的,老師對生活上的照顧少一點,而且班容量也要大一點。
以前,我們的幼兒園分班是嚴格按照年齡劃分的,而國外在很早以前就有「混齡班」的存在了,特別是很注重素質教育的
德國,很早就是實行「混齡班」的制度的。
混齡班也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和大一點的孩子在一起,學習他們身上的一些優點和技能。
孩子們容易形成互幫互助的氛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