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普遍認為一個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智商可以決定一個人能到達什麼樣的高度,而情商卻可以決定這個人能走多遠。而且智商一般都是遺傳的,后天就算再怎麼努力,效果也不大,而情商大都是后天培養起來。
所以可以看到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情商培養,小小年紀就舍得花大價錢送孩子去情商培訓班。如果旁人夸孩子情商高,家長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但很多時候大人眼中的高情商對孩子來說可能并不是好事,只是孩子為了迎合大人,偽裝出來的一種懂事,甚至是內心極度缺愛表現出來的早熟。 孩子這樣的表現明明是缺愛,可悲的是,很多家長誤以為是高情商。
小小年紀就很懂得察言觀色,迎合別人一個朋友說:我小小年紀就很懂得「察言觀色」了,小時候我是奶奶帶大的,後來上學的時候才跟爸媽住在一起,我媽就說我懂事的像個大人。逛商場說好的只買一個玩具,就只要一個,碰見更好的也不哭不鬧不要。
別的小朋友看到我的玩具,要據為己有,爸媽剛開口,我立馬紅著眼眶把玩具給別人了,我很會看爸媽的臉色,他們讓我做的,我從來沒有反抗過,甚至我從來沒有嚎啕大哭,去發泄我的不滿和情緒,不管到哪我都能收到夸獎,大人都夸我乖巧,懂事。
但我知道我只是缺乏安全感,我很敏感,能夠察覺身邊任何人的情緒變化,我想讓爸媽開心,只有我乖,懂事,爸爸媽媽開心了,才愛我,如果我又吵又鬧,他們就不愛我了。 所以現在我就成為了一個典型的討好型的人格,總是委屈求全,壓抑自己,去迎合別人,哪怕自己并不贊同別人的觀點和行為,只是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合群一些,因為我真的很害怕失去。
這位朋友的經歷真的讓人很心酸,但是身邊又有多少小朋友在重復著這位朋友的經歷。小小年紀就很懂得察言觀色,懂得看大人臉色行事,看著大人的臉色做一些大人想讓做的事,以求獲得大人在自己身上的關注多一些。甚至是讓大人多喜歡自己一些。然而很多大人卻為這樣的孩子引以為傲,到處向別人炫耀,自己孩子小小年紀情商就那麼高,帶起來真的省心。
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的高情商只是太缺愛的一種被迫反應但我卻為這些孩子感到心疼,他們可能不是情商高,只是太缺愛的一種被迫反應。他們因為缺少家長發自內心的重視和高質量的陪伴,內心患得患失,所以他們只能通過察言觀色,討好大人的方式去獲得認同。
什麼是高情商?就是能清楚的認識自己情緒,妥善處理自己情緒,能體諒他人的情緒,先認識自我,再換位思考,具備同理心,這才是一個真正高情商的人。而這些大人眼中情商高的孩子,只是習慣犧牲自我,壓抑自我,去討好別人,從而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位置,這樣的孩子一生都過得很苦。
心理學研究:當一個人未能與父母建立起比較強烈的依戀關系,從小缺乏父母內心愛的滋養,其內心的安全感空缺,是無法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動消除的。要知道父母與孩子的真正有效期只有10年,所以哪怕小時候再難,也要多陪陪孩子,小時候讓他們內心豐盈了,情商的提高就是隨之而來的。愛是一切的基礎,小時候獲得了充足的愛,以后的路就會越走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