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多子女家庭中,排行第幾孩子最「好命」?多胎家庭一般被說中
2023/09/19

二胎已經放開好幾年了,三胎這也算是放開了,對于不少想多要孩子的家庭來講,抓著機會趕緊了。

既然聊起三胎,有一個話題對大家吸引力挺大的,那就是多子女家庭當中,排行第幾的孩子最「好命」?

有的人會說是「老大」,在弟弟妹妹面前說一不二,是家里的頂梁柱;也有的人會說是「老小」,出生后集眾人所愛于一身,出生后就開始享福;

但是有過來人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而且分析的結果獲得很多人的贊同,大家不妨一起來看看。

多子女家庭中,排行第幾孩子最「好命」?

在多個孩子的家庭當中,每一個角色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質,例如:

老大在家里是「領頭羊」的作用大寶出生的時候,他何嘗不是家里第一個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享受來自父母和老人的關心疼愛。

但是這些愛會在每一個新的弟弟妹妹出生后,逐漸變少, 所以對于大寶來講,他成長的落差感是最大的,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因為大寶是哥哥姐姐,在中國的傳統觀念的當中, 「長兄如父,長姐如母」,老大自從有了弟弟妹妹之后沒,他身上就多了很多的責任感。

放在原來的農村,老大是要背著弟弟妹妹干農活的;哪怕到了現在,老大也要承擔起一部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家里孩子犯錯了,老大永遠是第一個挨罵的。

在多子女家庭當中,老 大也是個「復雜」的角色,他既要學會照顧弟弟妹妹,也要承擔起「領頭羊」的作用,為弟弟妹妹付出了很多。

但同時他又痛恨自己「老大」的身份,因為他沒有自由,身后永遠有幾條小尾巴,好吃好喝的永遠緊著弟弟妹妹,將來父母年齡大了,承擔養老責任的重擔也是在自己身上。

生活和家庭會讓「大寶」成長的很快,學會拿主意,擁有了責任感和事業心,努力拼搏往往會有一個好的結果, 但是他身上的責任也代表了他永遠不會輕松,他永遠有需要照顧的人和操心不完的事。

老二往往最容易有出息電視劇《你是我兄弟》當中,張嘉譯飾演的老大, 就是」中國式多子女家庭「中的大哥模版,父母沒了以后他就是家里的頂梁柱,要管著最小的弟弟生活,操心每天給他惹禍的二弟。

要說起來,在很多家庭當中「老二」這個角色一般不太受重視,因為他們上邊有老大,爸媽已經沒有剛有孩子那種喜悅和興奮了,下面又有個「老小」,有什麼好事也輪不到自己。

所以中間的位置就有些尷尬了,比上不足,比下更沒法比了,所以他想要沖出這個家庭,就需要他多努力、多思考, 所以一般多子女家庭當中,「老二」是想法最多的一個人。

他們善于思考,創造性思維強,同時又不用操心太多家里事,因為上邊有老大在頂著,所以他可以隨意去闖蕩。

就像《你是我兄弟》當中鄧超飾演的老二,在家最不著調,也最不受大哥喜歡,但就是憑著自己的闖勁兒讓家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此來講,老二往往更「好命」,沒有老大那麼大壓力和責任,也沒有老小那麼多溺愛和約束,他們更能放飛天性,憑借自己的努力闖蕩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小享受寵愛多,發展也容易受限制作為家里最小的孩子,享受到的是一家人的疼愛,操心最少享福最多,但是老小的成長也是受到限制的。

對于受到溺愛的老小,如果父母老人教育不當,孩子變成自私自利的人,那麼不僅老小的人生毀了,這個家以后也多了一大堆煩心事。

同樣的如果老小聽話懂事, 那麼他身上也背負了一家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夠成才有出息,但是背負了那麼多的關心和寵愛,他身上的「道德綁架」會更大,受到的限制也很大,這也讓很多老小都變成天性敏感的人。

當然了這也只是一部分過來人的看法,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每個孩子的命運也不一樣,孩子的未來成就、發展機遇,其實更多的還是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環境。

但如論父母怎麼教育, 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一碗水端平」,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麼孩子們之間的關系就不好處理,將來親兄弟還會反目成仇,所以說多子女家庭的教育不是一件容易事,還要父母多操心。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媽媽,咱們家是不是很窮?」兩種不同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2023/10/01
孕期,孕婦常吃的3種食物,可能是寶寶黃疸的「源頭」,早知早好
2023/10/01
3歲看大7歲看老?想讓孩子「更出色」,7歲前家長要給他立下「這5個規矩」
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