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學雯雯說,自己年少時就非常懂事,聽話。表面上她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從來沒有什麼怨言,但是內心非常自卑。她結婚也是按照父母的意見來選的老公,也是因為細心的老公,把她從自卑的根源中拉了出來,有的時候發生了婆媳矛盾,老公都會和她站在同一戰線。
老公的做法讓她有了安全感,因為有愛人的保護,她不用像以前一樣,生活的小心翼翼。這樣讓她慢慢擺脫了自卑,過上了和原來完全不一樣的生活。
從小到大什麼事情都很謹慎,一旦自己說錯話,做錯了事情,父母就會說不要我了,他們喜歡拿這種觀念要挾自己。
表面看來,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女兒好,把一切都安排的非常妥當。從小看到別人的臉色不對,都以為是自己做錯了事情,但是自己活的非常累。
生了孩子之后,雯雯說自己會好好教育自己家的娃,不會讓寶寶和自己一樣,在自卑中成長。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寶寶都非常自卑,家長會通過語言,表情,各種不好的態度來責怪孩子,這樣給娃帶來的傷害往往都很大。
一名上一年級的男孩被老師叫到辦公室,他靠在墻根站著。班主任當著所有老師的面數落這個男生,還告訴別的老師,孩子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就是因為他的父母分開了,這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老師還說,一個沒有健全的家庭的娃,怎麼可能好呢?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在他批評了學生整個過程中,男孩子都站在那里晃來晃去,始終面帶著微笑。
我們無法想象,這麼小的孩子有多大的勇氣,才能微笑著去面對老師當眾的羞辱。
他的內心是非常痛苦的,老師卻以為這麼說孩子都是為了他好。後來這名小男生還沒有上完國中就和社會上的小混混走到了一起。
青少年心理咨詢家指出:父母不動手打孩子,并不等于娃沒有忍受家長的暴力攻擊。父母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育兒經歷,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下面的這些話?
「你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
「快讓別人把你領走,你怎麼這麼煩人?」
「有時間可以多看會兒書,整天就知道玩手機!」
「你怎麼這麼笨呢?這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