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閨蜜家的二寶銳銳過周歲生日,本來是件挺高興的事,可誰也沒想到一家人卻因為二寶特殊的出生日期,鬧了個不愉快。
銳銳的生日是8月30日,乍一看,其實也沒啥特殊的。但是如果你仔細翻閱下今年的日歷,你就會發現,這一天是陰歷的中元節,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鬼節」,即老一輩人口中「鬼門洞開」的日子。
對于這個日子,年輕的閨蜜夫妻沒啥概念,甚至鮮有聽聞,但是她公婆卻十分忌諱,堅持拒絕在這天給孩子過人生中最重要的周歲生日,一定要過陰歷才行。
每每提及這件事,閨蜜也覺得十分委屈,因為她覺得周圍親朋好友的孩子,幾乎都在過陽歷生日,所以自己理所當然也要給兒子過陽歷的生日,沒想到公婆整這麼一出,搞得自己心里也有點膈應,最后只好尊重公婆的意見,給兒子過了陰歷生日。
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給孩子過陽歷生日,是近二三十年來才流行起來的。就拿我家來說吧,爸爸媽媽幾乎不過生日,過的話也是過個整壽,但是也都在陰歷生日過。
我和哥哥妹妹,身份證上登記的出生日期,都不是按照陽歷登記的,所以爸爸媽媽也都是給我們過陰歷生日。而等我們上了高中、大學,去了城市生活,我們才發現,身邊很多出生在城里的朋友、同學,身份證上登記的都是陽歷日期,也都是過陽歷生日。
待我和哥哥妹妹結婚生子后,我發現和我們差不多大的80后、90后父母,幾乎全部都如同商量好了一樣,一致選擇給我們的孩子過陽歷生日。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無非以下幾點:
第一:陽歷生日更符合年輕人的生活習慣
其實早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以后,我國就開始全面推行,并徹底實施陽歷紀年了,且持續延用至今。
同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官方文件、節日、重要紀念日、準生證出生日期登記等都逐漸采用陽歷紀年。
所以,孩子出生后,年輕的父母為了記憶方便,更習慣于按照出生證上登記的準確日期來給孩子過陽歷生日。
第二:陽歷生日更好記
我們都知道,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