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乎曾經有網友提問:「從小一直缺愛的女生會有哪些特徵?」
有心理諮詢師回答:「極其反差的人設、討好他人的傾向、永遠把別人放在第一位、很難接受別人的饋贈、滿足于情緒價值、患得患失、不自信、感情情緒化、容易滿足。」
這條回答獲得了2000多個贊、400多條評論,有很多人表示自己被戳中了。
@當下的力量:「缺愛的女生反映出了千千萬萬個不合格的父母,長大後很難擁有經營幸福的勇氣和智慧。」
@重度失眠患者:「缺愛,沒有安全感;自卑,沒有朋友;孤獨,傷痕累累。
@一個貧民窟女孩:「有時候會自卑與自負集于一身,在兩個極端徘徊。」
@茶語微涼:「我也缺愛,所以我很抗拒別人靠近我,會害怕,而且我也不懂得愛別人。」
@靜守己心吧:「每一條都中了,不敢戀愛,不敢接受別人的好意和幫助,總是跟人刻意保持距離。」
我看完覺得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于是把相關的截圖發到了群裡,想不到引起了家長的爭議。
有家長說:「現在當父母累死累活的,就是為了給孩子好一點的生活,吃的穿的用的哪樣不是父母能力范圍內最好的?哪裡還會缺愛?缺愛的孩子都是矯情,自己作的!」
有的家長看法卻不一樣:「愛不僅僅是物質的滿足,還有心靈的呵護。如果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再多的物質,也無法培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
是啊,愛是每個人前進的內在驅動力,如果缺乏愛,就會失去方向,止步不前。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父母的關心、陪伴和回應都有很高的需求。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孩子,一定是不缺愛的孩子,長大後也可以更加自信、勇敢地迎接學業、事業、戀愛等各方面的挑戰。相反,如果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形成一生難以彌補的創傷,對于將來的心理健康、人格發展、人際交往等都會產生消極影響,即使小時候不愁吃不愁穿,因為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關愛,也會缺乏自信,做事畏手畏腳,沒有安全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