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朋友逛街時,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四五歲的男孩,在一家玩具店的門口撒潑打滾,手里還拿著一個玩具車模型。
他朝著媽媽大喊:「我要玩具車,我要買玩具車!」
媽媽無奈,一遍遍地給他講道理:
「家里已經有很多個玩具車了,而且你買回去又不玩,買這麼多,太浪費了!」
男孩不聽,還是哭鬧著要買。
隨著圍觀人數的增多,媽媽的怒氣值達到了頂點。
她黑著臉,硬生生拖走了男孩,邊走還邊數落著男孩不聽話。
教育家盧梭說:
「世界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發脾氣、講道理和自我感動。」
而這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
以為只要道理講得夠明白,就可以靜待花開。
殊不知,說得越多,孩子越聽不進去;脾氣越大,孩子越毫無反應。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愚蠢,就是沖孩子講道理,不停地講道理。
給孩子講道理,是最無用的教育方式
心理學家皮亞杰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叫「三山實驗」:
實驗材料是一個包含三座高低、大小、顏色不同假山的模型,研究者先讓孩子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
然后要求孩子面對模型而坐,在山的另一邊放了個玩具娃娃,讓孩子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
結果,孩子根本無法完成這個任務,因為他們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描述「三山」的形狀。
皮亞杰用這個實驗告訴我們:
幼兒期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只能從自己的觀點看世界,難以認識到他人的觀點。
孩子挑食不想吃飯,你說:「要珍惜糧食,多吃蔬菜,身體才會健康。
孩子鬧著不想睡覺,你說:「早睡早起身體好,小孩子晚睡要長不高的。」
孩子哭著不想學習,你說:「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到好工作,才不會像我一樣受苦。」
你以自己的經驗,對孩子講著道理,覺得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卻沒有在意孩子是否聽得進去。
就像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說的:
「世界上最無效的努力,就是對孩子掏心掏肺地講道理,你講的道理越多,孩子越反感,越不愿意和你溝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