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育兒好物
兒童安全
簡易生活
全部
    
寶寶入園很乖,不哭不鬧還特興奮,不料第2-3周才進入「爆發期」
2023/09/13

朋友圈里吐槽送娃入園的各式「現場直播」持續好一段時間,這幾天倒是陸續消停了。想必寶貝們,已經開始慢慢適應上幼兒園,分離焦慮期得以順利度過了吧!

寶寶入園第一周,不哭不鬧還很興奮,家長擔心了個寂寞

一早送孩子上學,剛出電梯遇見同樓層的鄰居寶媽拖著她家兒子準備送幼兒園。可小家伙死活不肯進電梯,整個樓道回響著他震天的哭聲!

怕影響鄰居休息,寶媽只得先把孩子帶回家。因為在同一樓層,我對孩子也比較熟悉,好奇問道:「剛開學那幾天孩子不是挺喜歡上幼兒園的嘛,這才兩周,怎地這樣抗拒?」

寶媽聞言,只是苦笑。剛開始寶貝確實挺喜歡上,不哭不鬧還很興奮。大家都以為這娃適應能力好,之前各種擔心,結果擔心了個寂寞!

但度過第一個周末,寶寶就不樂意上學了,哭哭啼啼地,好歹也還能哄著送去。可這周開始,孩子簡直是在用生命抵抗,每天上演「生離死別」,哭得那叫一個慘!

開學第3周,不知大家送娃入園的過程還順利?你家孩子剛入園是不是也表現得很乖?如果是這樣,先別沾沾自喜,因為寶寶接下來的表現,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

寶寶剛入園對什麼都新奇,1~2周后焦慮大爆發

作為過來人,莞媽也是深有體會:孩子剛上學頭幾天,每天都很快樂,問去幼兒園好不好,開不開心,總是頭如搗蒜。可沒幾天,便迎來焦慮期,尤其是過完周末,更是集體大爆發!

如果你家娃也是這般: 剛開始幾天無感,一周后才開始哭鬧,兩周左右進入爆發期。那麼要恭喜你! 說明你家孩子安全感培養得不錯,并且是個好奇心強、探索欲望很高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暫時離開爸媽生活幾天,完全不成問題。因為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在好奇心驅使下,孩子樂于探索周圍的一切,甚至超越了對爸爸媽媽的思念,因此并不會感到焦慮。

可再強烈的新鮮感也不能持久,寶寶在幼兒園廝混幾天,熟悉了,好奇心消磨殆盡。無聊之際,他才后知后覺地體會到,上幼兒園對自己意味著什麼!

孩子從「新鮮好奇」的階段,過渡到「需要適應」的階段,開始思念爸爸媽媽,而他在幼兒園種種「不好」的體驗,也逐漸突顯:

這里不好玩,不自在,什麼都要講規則。吃飯睡覺自由,上廁所還要排隊,喜歡的玩具不能自己玩,不開心沒人哄,受委屈也沒人撐腰。寶寶好想媽媽,可還要待一整天才能回家,不要來幼兒園,再也不上幼兒園……

面對孩子如山洪爆發的焦慮,家長該如何應對

莞媽曾經也對孩子的分離焦慮感到頭疼不已。直到後來,我看了一位網友分享的經驗帖子。稍作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同樣有需要的你:

事前給孩子做心理鋪墊,孩子對幼兒園印象不錯,認識了老師和許多小伙伴,所以前幾天都能開開心心地上學。第4~5天雖然有點小情緒,但媽媽提醒孩子幼兒園里各種有趣好玩的事物,并給了她一些小獎勵,順利度過第一周。

第二周,孩子開始鬧情緒,每次送到教室門口都僵持在那里。寶媽便給寶寶布置小任務,問旁邊小姐姐叫什麼名字,并趁她之際分神離開。雖孩子哭得厲害,但沒多久又和小伙伴一起開心玩耍。

第三周,班里要求帶個小動物入園。寶寶選了只小烏龜,為它取名,并承諾好好照顧它。接下來,每天以寵物的名義(小烏龜想你了、為它找朋友、投食、換水等理由),成功讓孩子不再哭鬧。

終于,半個多月后,孩子慢慢適應去幼兒園,會在自己走進幼兒園門禁,并大方跟媽媽揮手說再見。

不得不說,這位媽媽真的很睿智!從案例中,個人覺得可以將這位媽媽的成功經驗歸結為3點:

❤️幫助孩子挖掘好奇心和興趣點寶寶天生具有強烈好奇心,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引導他在新環境中不斷探索和發現,分散注意力、忘記焦慮。比如放學后,帶寶寶到園中各處參觀,看看都有什麼好玩的,再瞧瞧哥哥姐姐們在干嘛……總之,想盡辦法,燃起寶寶的興趣和期待。

❤️布置小任務,讓孩子有使命感給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務:引導孩子結交新朋友、照顧綠植或小動物、收集小紅花獎勵等,賦予上幼兒園更多意義。讓寶寶帶著使命感入園,并靠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就感,壓力什麼的,自然而然消失啦。

❤️分別之際不宜「拖泥帶水」

不少家長送寶寶到幼兒園,實在不忍孩子哭泣,于是耐著性子哄,結果越哄越哭得厲害!還有些家長,恨不得立馬把寶寶帶回家!可是,這樣拖泥帶水的做法,除了徒增寶寶的焦慮,延長適應周期以外,別無益處!

溫馨提醒:

孩子雖然已慢慢適應入園,但我們接娃回來以后,也不能放松為其 做心理建設

①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告訴他,你也不希望分開,寶寶上學后,媽媽也會想念寶寶,在家里做好吃的,等下午接他回來吃。

②要讓孩子明確一個事實,學是一定要上的,就像爸爸/媽媽要上班,但是放學后一家人又可以開開心心在一起。

③給孩子一個承諾,等他睡午覺起來玩一會兒,爸爸媽媽就會來接他,并確保接的時候不遲到,別讓孩子失望。

④有需要的話,給寶寶準備一個安撫物,比如毛絨娃娃、小枕頭、小被子、手帕等。或給他裝一張親子照或愛心卡片,想媽媽了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能在很大程度上安撫寶寶的情緒。

結語

實際上,孩子的分離焦慮期是有限的,那些哭一個月甚至整個學期都不能適應的,家長真的需要好好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孩子離開,所有的焦慮都源于他對父母的愛。因此我們需要做的,不是硬生生地掐斷,而是教會他如何安置好這份愛。

關注健康管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莞家媽媽,一起科學育兒,智慧養娃。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哈佛歷時75年研究發現:長大后活得幸福的孩子,都有「這3大特征」
2023/09/22
「拋媚眼寶寶」看爸爸打游戲火了,網友:這小眼神,你爸爸心醉了
2023/09/22
來錯地方了吧?爸爸「穿工作服」開家長會「被嘲笑」,網友:并不好笑!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