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被欺負其實離我們一直都很近,很多孩子被欺負之后會留下心理陰影。如果家長沒認真觀察,可能很久才發現,而孩子已經獨自承受了很多很多。
有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有1/3的孩子都曾經過遭遇校園被欺負。而在被欺負的學生當中,只有不到40%的孩子會主動把這件事情告訴家里的長輩兒。
從這些數據來看,每一個孩子都有被欺負的可能,那麼為了避免娃遭遇校園被欺負,家長應該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
1、增強孩子的身體素質。
我們可以發現那些被欺負的孩子,多數是因為身體瘦弱或者是矮小,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運動能力,比如說打球,跑步或者是跆拳道、武術等。
不僅能夠增強身體素質,還會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在遭遇被欺負的時候,孩子能夠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培養孩子強壯的體魄,不僅會遠離校園被欺負,還能夠增強身體綜合素質。
家長應該做孩子的堅強后盾,告訴孩子,我們不惹事兒,但是也不能被別人欺負。可以讓孩子多交一些朋友,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娃經常一個人獨處,沒有朋友的孩子自然會受到別人的孤立和欺負。
2、善用肢體語言。
在遭遇被欺負的時候,告訴孩子要保持目光堅定,聲音平穩,與被欺負者保持適當的距離。說話的時候可以直呼其名,讓孩子足夠的勇氣對峙。在遭遇校園被欺負時,該躲就躲,該喊就喊,不能吃眼前虧。
家長要告訴孩子,受到欺負時不要表現出懦弱的神態。因為孩子越是畏手畏腳,才會讓施暴者更加囂張。讓孩子抬頭挺胸,自信滿滿,讓別人感覺到自己不是好欺負的,面對暴力的時候,勇敢的說出:不。
越是遭受欺負的孩子越容易自我懷疑,在遭遇被欺負的時候,孩子的心情會很差,他們會還懷疑自己的價值,自尊心變得非常低,這猶如一種惡性的循環。家長應該讓孩子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學會保護自己。
3、尋求長輩的幫助。
很多孩子性格懦弱,在被欺負的時候,害怕遭到同學更嚴重的報復,選擇了忍氣吞聲。不敢向老師匯報,回到家里也不跟父母訴說。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讓校園欺凌更加肆意妄為。
家長應該提前告訴孩子,遭遇了暴力和欺凌時,一定要第一時間向老師
求助。回到家里,馬上和自己的爸爸媽媽反映一下具體情況。
老師能夠第一時間給孩子采取保護措施,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堅強后盾,這些也會更有效的遏制校園被欺負。
結語:
校園被欺負會給娃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影響孩子的一生。家長要教會娃如何保護自己,重視反被欺負教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培養孩子不好惹的能力,這并不是說讓孩子人見人怕,而是讓娃兒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在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有足夠的反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