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一部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研究生的教子經典,聽說讀過它的家長,孩子都很優秀。
今天,老師繼續給大家分享經典的《哈佛家訓》。如果你是一個愛子如命的家長,一定要耐心看完這篇文章,這可能會刷新你的育兒認知,如果你看明白了,那麼你的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看到這樣一則新聞,為了練跳舞,孩子每周末都是一身傷地回來,從農村來的奶奶看不下去,帶著哭腔說:「別再讓孩子吃這一份苦啦,他就不是吃這行的命!」爸爸也在一身附和:「要不就算了吧,孩子既然不喜歡跳舞,就別逼著他了!」
在一家人的堅持下,原本篤定的媽媽,最后還是妥協了。多年后她回憶:「如果當初我兒子能堅持下來,可能就沒易烊千璽什麼事了。」
原來她的兒子,小時候和易烊千璽在一個舞蹈班上課,天賦比易烊千璽好,每次當領舞的總是他,但最后沒堅持下來。
而沒天賦的易烊千璽,堅持了下來。
現在,一個過著朝九晚五的普通人生活,一個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一名。
每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個狠心的家長。對待孩子的懶惰和安逸,你有多狠心,孩子將來就有多優秀。
這讓我想起了《哈佛家訓》中的一句話:
最快毀掉一個孩子的方法,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強者談堅持,弱者才談喜歡!
《哈佛家訓》一語點破:因為人性有兩個弱點。
孩子剛開始學習一個東西,多是因為喜歡,這是本能;而喜新厭舊的放棄,也是本能!
一次去鄰居家做客,聽到這樣的對話。
「媽媽,我現在不想學吉他了,我想學鋼琴。」
「為什麼?你不是說你很喜歡彈吉他?」
「可是我現在不喜歡了呀!你就給我買個鋼琴吧!」
「你確定想學鋼琴?那這次一定要堅持!」
「那肯定,我最愛鋼琴了!」
等孩子走開,我問鄰居:「你不讓孩子再堅持一下?」
鄰居攤開雙手:「跟他說了很多次了,要堅持要堅持,沒用!隨他吧,我覺得給他一個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