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明明對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可是就是說不出來,遇到難題的時候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向朋友求助,有的時候明明知道別人的做法和觀點是錯誤的,但是就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和說明,有一些孩子總會認為自己很糟糕,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而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內心都是孤獨的,要知道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有了朦朧的自我意識,如果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開心的笑,如果你對她怒她就會哭, 所以說從六個月開始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明白別人對他的看法了。
他們會通過別人的態度和語言評價來進行自我評價,漸漸的可能會形成積極,也可能會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如果說孩子從小獲得的都是負面的態度和評價,那麼漸漸的他們就會失去自信和自尊,而且更容易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極端行為,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就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有的父母可能是因為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太大,對孩子總是少了一份耐心,動不動孩子犯一點小錯誤,就是一頓批評,早上上學的時候訓斥回來輔導作業還訓斥,晚上睡覺的時候還訓斥孩子,越大父母就越挑剔,早就忘記了,對孩子的耐心和賞識的心態處于幼兒期間的孩子由于心智發育并不成熟,還沒有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對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往往來源于成年人的判斷,所以如果說父母經常批評孩子,經常收到孩子經常對孩子說一些消極負面的話,那麼在孩子的心里就會刻下「我不行,我沒有能力我特別差勁」的痕跡。
每當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這種想法,慢慢的孩子的內心就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畏首畏尾,不敢輕易的嘗試和改變,并且很難活出自信,他們會缺少安全感,變得自卑,變得缺愛。可能會因為別人對她一點點的好,就會掏心窩子的,對別人這種孩子很容易上當受騙。
還有就是家里很多父母總是打著節儉的旗號,向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質方面的要求都會否決,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家里沒錢或者是東西太貴買不起等等,這些話看似是不經意的抱怨,但是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壓力,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什麼都不懂,孩子會認為家里真的很窮,買學習用品的錢都拿不出來,覺得自己家里沒錢買不起,在同學面前低人一等,漸漸的在同學面前也會變得自卑,而且即使長大以后變得有錢了,也依然會活在窮的陰影下,甚至變得自卑,內心無法富足。
并且在物質上得過一些事,也會讓孩子和其他的小朋友造成巨大的差距感,哪怕是一支鋼筆,別人有他沒有長期以往,也會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其實并不是說孩子攀比,而是說在父母的經濟能力范圍之內,在孩子的物質條件上還是要給孩子一定的滿足。畢竟一個學生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的。
一般在高水平高學歷的家庭當中,家長會由于自己本身的原因而對孩子的期望也會比較高,高起點的家庭,希望孩子也能有高起點,從而獲得一定的成就感,但是這樣的家庭,即使父母很少批評孩子,但是從言行舉止當中向孩子傳遞著高期望的信息,也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家長要知道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翻版,他有自己的特點,個性和興趣愛好。
家長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低級錯誤,有的時候看到自己家的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家的孩子成績高,就會在親朋好友面前或者是不分場合的去批評孩子,拿孩子跟別人比,說孩子有多麼多麼差勁。實際上總是拿孩子和其他人比,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和抵觸的情緒,如果說想要讓孩子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和贊揚,每個孩子都喜歡被夸贊,不光是孩子,其實大人也是一樣都渴望被表揚,只有給他傳遞正能量,孩子才會回報給你正能量。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