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明明對一件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可是就是說不出來,遇到難題的時候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向朋友求助,有的時候明明知道別人的做法和觀點是錯誤的,但是就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和說明,有一些孩子總會認為自己很糟糕,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而有這些表現的孩子,其實他們的內心都是孤獨的,要知道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有了朦朧的自我意識,如果你對它笑它就會對你開心的笑,如果你對她怒她就會哭,所以說從六個月開始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明白別人對他的看法了。
他們會通過別人的態度和語言評價來進行自我評價,漸漸的可能會形成積極,也可能會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如果說孩子從小獲得的都是負面的態度和評價,那麼漸漸的他們就會失去自信和自尊,而且更容易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極端行為,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父母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就可能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
有的父母可能是因為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太大,對孩子總是少了一份耐心,動不動孩子犯一點小錯誤,就是一頓批評,早上上學的時候訓斥回來輔導作業還訓斥,晚上睡覺的時候還訓斥孩子,越大父母就越挑剔,早就忘記了,對孩子的耐心和賞識的心態處于幼兒期間的孩子由于心智發育并不成熟,還沒有自我評價意識和自我認知的能力,對于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往往來源于成年人的判斷,所以如果說父母經常批評孩子,經常收到孩子經常對孩子說一些消極負面的話,那麼在孩子的心里就會刻下「我不行,我沒有能力我特別差勁」的痕跡。
每當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這種想法,慢慢的孩子的內心就變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畏首畏尾,不敢輕易的嘗試和改變,并且很難活出自信,他們會缺少安全感,變得自卑,變得缺愛。可能會因為別人對她一點點的好,就會掏心窩子的,對別人這種孩子很容易上當受騙。
還有就是家里很多父母總是打著節儉的旗號,向孩子提出的任何物質方面的要求都會否決,經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家里沒錢或者是東西太貴買不起等等,這些話看似是不經意的抱怨,但是可能會加重孩子的壓力,不要認為孩子年齡小就什麼都不懂,孩子會認為家里真的很窮,買學習用品的錢都拿不出來,覺得自己家里沒錢買不起,在同學面前低人一等,漸漸的在同學面前也會變得自卑,而且即使長大以后變得有錢了,也依然會活在窮的陰影下,甚至變得自卑,內心無法富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