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父母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群體了,他們為了孩子奉獻自己的一生,只是希望孩子能夠生活的好一些,能更有出息一些。
可是每個孩子并不能都朝著父母想的那樣成長,有些子女他們能努力成為父母的驕傲,但是有些子女卻喜歡趴在父母身上「吸血」,想盡辦法從父母身上「索取」。
國中同學磊子是家里的老三,上面有兩個姐姐, 作為家里的小兒子,從小就受父母和老人的重視,幾乎要什麼給什麼,兩個姐姐也都特別的疼這個弟弟。
在磊子大學畢業后,父母幫忙出錢在城里掏首付買了房子,兩個姐姐湊錢給買了車,姐夫幫忙介紹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可以說畢業就能躺平了。
但是可能因為家里安排的太好了,磊子覺得生活太過于平淡, 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沒什麼前途,干脆自己辭職想著創業打拼,成就一番事業。
磊子的這番操作,讓家里人都沒想到,但是木已成舟,父母哪怕生氣挽回不了, 只能掏錢出力幫助小兒子創業,結果掏空一半家底,新成立的蛋糕店沒到一年就倒閉了。
對于第一次創業失敗,磊子不認為是自己的能力問題,抱怨市場抱怨地址沒選好,并且信誓旦旦準備第二次創業,而家里父母本以為經歷了創業失敗,小兒子能夠心態穩定下來,好好去工作去生活。
結果沒想到小兒子又要創業,這次老兩口說什麼也不同意, 但是壓不住小兒子想「歪門邪道」,騙著兩個姐姐說自己遇到難處,從兩個姐姐那里湊了一筆錢,找朋友合伙又去做生意了,結果創業沒成功,錢反而被朋友給騙了。
後來情況被父母知道后,氣的老人差點住院,家里人也都對磊子失去了信心,可是父母嘴上說著不管,可是心里還是疼著小兒子,時不時還是給錢接濟,讓兩位老人郁悶不已,本以為能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沒想到陷入了被「啃老」的境地。
「啃老」這個詞我們都不陌生,指的是子女沒有正當職業,成年以后不工作吃父母的喝父母的。但是現在一種新型啃老逐漸流行,很多父母還沒反應過來。
第一,不怕子女花錢就怕子女創業
剛大學畢業,滿懷雄心壯志,年紀輕輕的就要去闖蕩創業,覺得自己能夠創業成功,這是當下很多剛畢業大學生的心態。
可現實是年輕人一沒資歷、二沒社會經驗,貿然去創業,十個人差不多十個人失敗,結果父母積攢了多年留著給結婚用的錢,就這麼給糟蹋沒了。
多少父母都想著子女大學畢業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父母安排著給成了婚事,這也算是父母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是子女的這種「新型啃老」讓不少老人只能繼續工作,為了子女繼續操勞,這也是子女不孝順的一種表現。
第二,不想工作找借口考學
尤其是很多女孩,大學畢業后看到社會找工作不好找,或者市面上的工作都達不到自己的心理要求,干脆繼續考學,這樣家里給學費給生活費,無憂無慮沒有煩惱。
可現實是真正努力考學的有幾個?大都是在混日子, 考了兩三年還是一事無成,習慣了家里人「養著」自己,網絡上每天發著各種雞湯動態,別人以為多努力,但是自己從來沒有用心努力過,過著得過且過的生活。
家里人勸著找個工作,一邊工作一邊備考,但是被「影響學習」為借口就是不去上班,不愿意面對現實生活,只知道問父母要錢。
大學畢業后,代表著年輕人需要進入社會磨練了,不說賺多少錢, 起碼對生活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個清晰地認知,也更能理解感受到父母多麼的不容易。
成年人需要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不能再一直躲在父母的身后,他們還能夠為我們操勞多久?未來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不要讓父母替自己的無能買單。
很多時候,父母家人并沒有指望年輕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只是希望平平安安,能夠養活自己,而年輕人需要去努力去奮斗,而不是選擇逃避從去欺騙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