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家兒子住院了,原因是連續加班10天后,暈倒在了辦公室,幸好及時被同事送進了醫院,才能轉危為安。
現在他已經平安出院了,家里的其他親戚都勸他辭職,原因是他那個工作頻繁加班,太傷身體了。
小編曾勸過他,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一份工作危及到了身體健康,那再多的工資,到頭來也不過是在為醫院打工。畢竟,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健康是1,其他任何事都是0,沒有了健康,賺再多的錢也無濟于事。
可他似乎并未聽進去,沒有辭職的打算,用他的話來說,雖然經常加班,但工資確實可以。
所以,他準備再休息一周后,就重返崗位了。
看著固執的親戚,小編陷入了沉思,看著眼前活蹦亂跳的女兒,就想著等她長大后,千萬不能讓她從事以下3種工作,不論錢多錢少,都沒必要堅持做。
前段時間,家里來了親戚,小編帶著親戚們去外面吃火鍋,一個服務員因為送錯了菜,被經理當著顧客的面給罵哭了。看著她紅著臉、低著頭連聲道歉的慌亂樣子,不由得感到心疼。
小編首先聲明一點,絕對沒有職業歧視,沒有貶低和否定服務員這一職業。在我眼中,每一個行業,每一個靠自己雙手努力工作的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
我之所以心疼她,是因為她還這麼年輕,還有很多機會可以改變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困在這個火鍋店內,每天從早到晚,沒有雙休的從事著洗菜、端菜、刷盤子、拖地等簡單又重復的工作。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這些工作連機器都可以做。
年紀輕輕的小姑娘,如果長期在火鍋店當服務員,到頭來,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有價值,完全喪失競爭力。畢竟,這種工作價值低、可替代性太高了,就連60歲的大媽都可以做。
大家還記得那個上過熱搜的高速公路收費員嗎?從大學畢業就開始做高速公路收費工作,做了10多年,最后因為領導的侄女走后門,要替代她,她面對記者大哭:現在36歲了,除了收費,其他啥也不會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