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下孩子那一刻起,作為媽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娃能幸福快樂地過完這一生,千金不換。
但你知道,是什麼在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什麼人活得最幸福嗎?
哈佛曾耗費75年時間,追蹤724個人的一生。這些人里,有就讀于哈佛大學的精英學子,也有來自波士頓最貧困家庭里的孩子。
采訪記錄了包括他們家人、朋友、同事等2000多人。從這些人的少年時代,一直研究到了90多歲,就為了探尋最影響一個人幸福感的,到底是什麼?
最后這項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貫穿人一生幸福感的,不是金錢和名利,而是好的人際關系。
這些人際關系,不是局限在朋友、同事間,還包括很多方面。
長大后活得幸福的孩子,往往有這3大特征。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除了生存和安全后的第3層需要,就是歸屬的需要。
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我們天然地想要親近他人,被群體接納和認可。
孩子剛出生時,他的大腦發育,就是為融入群體而做準備。他學會說話、渴望與其他小朋友玩、同理心開始發展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融入一個屬于自己的群體而做充足的準備。
那為什麼,很多人在孩提時代主動尋求與小伙伴玩耍,但長大后,卻越來越寧愿獨處而避免社交呢?
《贊揚與責備》一書,或許給出了答案:當感覺受到威脅時,我們的大腦會本能地選擇戰斗或逃跑。
這些威脅,并不是別人指著你鼻子說:「你如果怎樣,我就要怎樣。」
而是在與人相處中,別人一個輕蔑的眼神、微微皺起的眉毛、輕微否定的話語,這些,都可能讓我們的自尊感受到威脅。
為了避免這種被排斥的感覺,我們選擇了「逃跑」——主動遠離人群,封閉自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