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爸爸,你為什麼偏心弟弟?」
如果你們家的老大問出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因為弟弟小!」
「因為弟弟比你聽話!」
你們家是不是這麼說的?
這樣說的結果,往往就是老大和老二矛盾越來越大,老大和父母的關系,也越來越差。
如何說,才能讓老大不介懷,還能和老二、父母關系越來越好呢?
果媽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段對話,瞬間被驚艷到了。
01 「爸爸,你為什麼偏心弟弟?」父親給孩子的回答,著實令人驚艷
大女兒:「爸爸,你為什麼偏心弟弟?」
爸爸淡定地說:「你先給我倒一杯水。」
大女兒氣吼吼地說:「憑什麼?你自己不會倒嗎?還要我倒!我才不去呢!」
爸爸依舊淡定,而后轉頭對老二說:「弟弟,幫爸爸倒杯水!」
原本在玩玩具的老二,二話不說跑過去倒了杯水,然后給爸爸:「爸爸,喝水!」
給爸爸水之后,老二繼續去玩玩具了,在爸爸喝完水之后,又站起來將爸爸的水杯送回杯架上。
大女兒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爸爸什麼都沒說,而后大女兒也沒有追問答案,自己走了。
當時果媽深刻體會了,什麼叫做「此處無聲似有聲」。
為什麼果媽覺得這樣的回答、對話非常驚艷?
首先,爸爸從頭至尾說話一直心平氣和,這是教育孩子的態度;
其次,爸爸沒有指責老大哪里做得不好,也沒有給老大講大道理,而是讓老二用實際行動,讓老大看清,自己和老二的差距在哪里。
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謂是直擊要害,所以才會如此令人驚艷。
02 和孩子對話的「高等境界」——四兩撥千斤
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趙東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這個榜樣,除了體現在日常行為中,也體現在父母與孩子的日常溝通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