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寶媽群里大家熱鬧地分享自己孩子最近的「新技能」,兜兜媽媽心里很不是滋味。
這幾個孩子都是差不多月份出生的,按理來說孩子各項「技能」的掌握程度也會相當。
但是現實是別家的孩子已經開始背古詩,唱兒歌,而自己兒子卻還只會說「爸爸」、「媽媽」這種簡單的疊詞。
考慮到兜兜的表達能力比同齡人差了一大截,兜兜媽想要給孩子報個早教班,期望他在群體的氛圍里能夠多開口說話。
但是上了幾節課下來,兜兜的語言能力似乎還是沒有什麼長進。
這讓兜兜媽不禁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智商有問題,沒有別的孩子那樣機靈?
和兜兜媽的焦慮不同,兜兜爸在這件事上顯得「淡定」不少。他覺得孩子說話早晚并沒有什麼差別,自己小時候也很遲才會說話,不影響自己現在成為一名口齒伶俐、口若懸河的銷冠。
聽到兜兜爸的話,兜兜媽還是放心不下,她打算帶兜兜去當地有名的兒科醫院,找醫生好好檢查看看是不是孩子的智力發育出現了問題。
兒科醫生每天都會面對不少像兜兜媽這樣焦慮的家長,他們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總是喜歡和別家的孩子作比較。比較之后,他們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智商有問題。
兒科醫生表示:像「說話早的孩子智商高」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孩子說話早晚,和孩子的智商關系并不大,這只是孩子語言能力的一種表現。
聽了醫生的話,兜兜媽感覺到了久違的心安,但是她依舊不明白,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和同齡的孩子相比較,在語言能力上的差距如此明顯?
兜兜媽的焦慮,其實在現在的父母當中非常普遍。當別家的孩子已經開始念兒歌,背故事,自己家的孩子卻支支吾吾地只會蹦出幾個簡單詞匯,做父母的難免會著急。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