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帶女兒逛超市,我都要格外注意。
小孩子是思維簡單的生物,她想要的東西,恨不得當下就塞口袋里。
所以每次帶出門,我都要跟她反復強調,喜歡什麼跟爸爸媽媽們說,不能直接拿。好在女兒能聽懂,想要什麼,都會先問我們。
不過,如果遇到孩子不懂事的話,家長還真是有些棘手。
我們一家子逛超市時,正逛到了水果區,看到一位媽媽在認真挑著東西,而坐在她旁邊購物車里的孩子,則伸出半個身子,伸長手努力去夠貨架上的車厘子。
我正想提醒寶媽,卻見那孩子眼疾手快,迅速扒下來一個就塞進嘴里。
這一幕,恰巧被旁邊的店員看到。她過來后,指著孩子對寶媽大聲說,他偷吃車厘子,你怎麼教育孩子的?
孩子顯然也知道自己做錯事了,有些害怕地看著媽媽。媽媽無奈,只得解釋說,孩子才4歲,不懂東西需要花錢才能買,這樣吧,多少錢一斤,我買一斤還不行嗎?
店員卻不滿意了,說大家都像你家孩子這樣,這個偷吃一顆、那個偷吃一顆,那這水果就不用賣了都給偷吃完了。
寶媽也不樂意了,提高音調就回懟,左一個偷吃右一個偷吃,這樣說孩子合適嗎?他才多大啊,懂得偷嗎?我又不是故意讓他吃的。再說,一個車厘子多少錢啊,我賠你不就行了嗎?
店員一副懶得跟你吵的樣子,沒好氣說,400一斤,賠吧。
聽到這話,我都倒吸一口氣,知道車厘子不便宜,但這樣要價,也未免太過分了吧?
寶媽聽了店員的說辭,卻也不生氣,只是掏出手機就開始錄像,你是說,我家孩子吃了一顆車厘子,要400一斤的賠償是吧? 好,麻煩你待會開收據,并且寫明賠償原因,我回去問問當律師的朋友,看看這事到底合不合理。
一看寶媽這架勢,店員也有點心虛,只是嘴里嘟囔了幾句,轉身就離開了。
不過寶媽還是很有素質,她為孩子買了一斤車厘子,并且稱重后拿出幾顆來放回水果區,抵孩子之前吃過的。
她還不忘再三告誡孩子,以后想吃什麼,千萬不能私自拿,需要經過大人的同意才可以。
不得不說,寶媽的做法真的很顯高情商了。
孩子「試吃」這種行為,在超市真的很常見。
我之前看到一位店員,面對一堆剩下的荔枝皮,不斷嘆氣,說自己又得挨罰了,一個看不住,荔枝就被吃了不少。
其實他們有時候也真的很為難。雖說孩子不是故意的,但如果東西被「偷吃」得多,被責怪的,卻是他們。不但如此,還有可能面臨被罰款的風險。
而且超市人多,一次次提醒,他們難免也會覺得煩 ,所以才想著「刁難」一下顧客,讓對方下次不再犯。
不過,即便如此,讓顧客高價賠償依然不可取。畢竟,孩子也不是有心「偷」。
父母帶娃,有時候真的看不住。你還蹲在貨架上看醬油呢,孩子可能就跑到隔壁的生鮮區撈魚了。
所以,我們只有平時多教導規則,讓孩子自己能約束好行為,才能避免相應的尷尬。
我們在帶孩子外出逛時,可以多教并引導孩子,讓他有規則意識,這樣我們才能省心不少。
①讓孩子參與購物流程
女兒還小時,一去到商店,拿起糖袋就要我拆了給她吃,或者撐了水果當先就要求剝。每次我都會告訴她,這個要先稱一稱,付了錢才能吃。
為了加強她的意識,每次買水果餅干,我都讓她自己拿著去找阿姨稱稱。稱完后,又讓她拿著和我們一起去收銀台排隊結賬。
結完賬后,我再告訴她,可以拆開吃了。
女兒參與這樣一個流程,就知道,商場里的東西,是不能隨便吃的,而要付了錢才可以。
②先買大人需要的東西
有時候,女兒買了餅干等不及,拉著我就往收銀台走。而這時,我自己的東西還沒買好,兩人難免會有爭執。
所以每次去超市,我都先拉著她去生活區,并且告訴她,等我買好了東西,就可以帶她去買零食了。
孩子的自控力和等待力有限,手里拿著吃的卻又不能打開,難免會讓他們著急。所以,盡量要延遲滿足,先把我們需要的東西買全,再帶他去買他需要的。
③告訴孩子規則
另外,還要多告訴孩子規則。
比如商場貨架上的哪些東西,只能看,不能摸。在商場不要亂跑,以免爸爸媽媽找不到他。
不能離開父母的視線,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一定要在大人的陪同下去,不能私自跑開。
帶孩子去商場,其實不僅考驗父母,還考驗孩子。我們只有多教,多讓他明白其中的規則和道理,孩子才能約束好自己,不讓父母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