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想研究一個問題:窮人為什麼困在底層?她選擇了六個城市,揣著1000美元在不同地方、不同行業打工。她做過售貨員、清潔工、老人服務等6種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吃盡了苦頭。租破爛的房子,夜以繼日地苦干,但不管怎麼努力,她永遠存不下來錢,看不到任何出路。最后,她終于明白:窮人吃的都是一些低級的苦,這使他們陷入了「窮忙」的惡性循環。
生活的累與苦有千萬種。無意義的苦只會徒勞地消耗一個人。
01 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一個新名詞:working poor。指整日奔波勞動、遭各種罪,卻始終無法擺脫貧窮的人。他們就像一頭被拴在石磨旁邊的驢,干著比別人累的活,可最后只能在原地疲勞打轉。
巴菲特提起過公司一位財務的事情。
苦,未必是進階之石。
一直低頭趕路,忘記抬頭看天,就容易掉進人生路上的深坑里。博主@楊小羊,畢業之后考進了武漢的一家銀行,當起了柜員。她抱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想法,一頭扎進崗位中。上班時,她從早到晚應付著各種客戶,有時忙得水都來不及喝一口。偶爾有休息間隙,就在死記硬背一些基本業務常識和各種工作流程。每天下班回家還要做點鈔練習,手數得抽筋。對著鏡子練習微笑,練得兩腮發酸。練習五筆打字噼里啪啦到深夜,逼得舍友來強制她休息。這樣的努力,的確讓她深受領導喜歡。可是等幾年之后,銀行工作不再是香餑餑,她想換份工作時,卻發現被套牢在這個崗位上了。
她這才醒悟過來:點鈔也好,熟悉基本業務也罷,是一個柜員該具備的能力,但不應該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都死磕這些沒價值的事務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