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的家長對孩子的時間管理特別嚴格,恨不得把一天當兩天用,有著無數的學習任務等待孩子來做, 學海無涯,學習是永遠也學不完的。
不要害怕浪費一點兒時間,看似無用的小事,好像是在浪費時間,卻能滋養孩子的生命和健全的人格, 只會學習,繃的弦太緊,孩子早晚會崩潰。
1、有自己的業余愛好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業余愛好,唱歌,跳舞,運動等等,孩子的生活會豐富多彩,在緊張的學習之余給自己一些放松休息的機會,并且從中獲得精神的力量。
到了國中,因為學習科目的增加,學習難度的加大,家長往往就會掐掉孩子的業余愛好,只專注于學習,促使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即使孩子不情愿,也會強行制止。
其實課外活動有利于激發孩子的自信心,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心靈自由,在愛好特長上取得一定的成績, 對學習成績也是相輔相成的,學習的道理是相通的。
2、做無用的閑事
有的孩子看起來很用功,應該說學習態度上百分百認真,業余時間把自己逼得很緊,可是如果學習方法不得當,只是苦學,一旦沒有考入理想的學校,孩子就會特別崩潰,家長再斥責「你是怎麼考的?」 孩子情緒一落千丈,甚至會出現厭學情緒。
孩子會懷疑自己,拼命努力到底有沒有意義?為什麼這麼苦學,還趕不上別人?認真學習的態度沒有錯,但如果只關注學習,沒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一旦遭遇挫折,就會懷疑學習的真正意義,找不到學習的樂趣。
做一些看似無用的閑事,聽聽音樂,發會兒呆,出去瘋玩一陣,然后回來更能靜下心來專注學習,孩子的生命力是旺盛鮮活的, 需要有自己的獨立想法和空間,生命自由呼吸的時刻, 孩子的個性能夠自由發展,更有創造力。
3、規定任務比規定時間重要
時間管理很重要,能避免孩子拖拉磨蹭,如果給孩子布置很多的學習任務,父母認為只要孩子學完這樣課程,有時間就要安排別的任務,避免時間浪費。
而孩子有自己的小算盤,知道這樣學完了還要學別的, 就故意拖拉磨蹭,一個學習任務無限拉長,導致無法完成其它的學習任務。
不如和孩子商量好今天的學習計劃,每個學習任務,不管是課內還是課外,規定好時間,比如練字10分鐘,計算10分鐘,課外特長20分鐘,只要學夠時間就不再學習,不過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準走神,不許干別的事情,專注地學習,時間一到就不學了,完不成也可以。
這樣孩子 沒有心理負擔和壓力,學習起來效率高,速度加快,改變拖拉磨蹭的習慣,覺得學習不是一件難事。
寫在最后
有句話叫「存在即合理,」我們珍惜時間,想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沒有錯,但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時間,放松自己, 學習的弦不要拉得太緊,松馳有度, 會學習,也會「浪費時間」的孩子才會真正成功。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