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稱為「哈佛懶爸爸」的王建軍走紅網絡,有不少家長被他提倡的快樂教育法圈粉。事實上,在此之前王建軍也曾經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所苦惱,不過幸運的是,他最終找到了教育的竅門,他將其稱之為「精心的散養」。
王建軍是三個孩子的爸爸,相較于大兒子的優秀以及小女兒的自信獨立,二兒子王遠的成績表現顯得差強人意。
知子莫若父,王建軍很快就意識到了,二兒子身上的弱點,社交能力差、學習成績差等原因讓兒子看起來很不自信。
不過,作為父親的王建軍并沒有強勢地干預二兒子的成長,他認為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成長自由度,同時在迎合其成長節奏的基礎上給予恰當引導,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走出眼前的困境。
最終,在王建軍「精心地散養」下二兒子在17歲時被哈佛提前錄取,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學霸。
在談到教育經驗時,王建軍十分感慨,「其實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即便是正常的睡覺起床也完全能夠上清北。家長過分壓榨孩子的成長空間以及空閑時間,這反倒限制了孩子的成長格局。」
在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很多家長會痛心疾首地表示自己比孩子付出的更多。也有不少父母們認為,只要再逼孩子一把,他們就能夠在學業表現上有新的突破。不過,在青少年教育研究方面很有建樹的育兒專家
卻認為,最失敗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長用蠻力,想當然地勉強孩子去拼盡全力。
其實生活中,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用蠻力的情況不在少數,他們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了極強的控制力和掌控欲。
父母們依仗著自己擁有的人生經驗為孩子的未來成長出謀劃策,全然不顧他們所給予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