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
「父親是種獨特的存在,
對培養孩子有特別的力量。」
哈佛大學2003年研究發現,
女孩缺少父愛,容易學不好數學,
男孩缺少父愛,容易產生情感障礙。
英國的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者,
對17000個英國嬰兒進行了11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顯示:經常與父親相處的孩子,
比少有父親陪的孩子,
更聰明,精力更旺盛,也更善交際。
近來還有研究表明,
爸爸輔導作業,孩子的成績會更好!
父親參與育兒的好處,實在不勝枚舉。
當然,男孩、女孩的發展需求稍有區別,
所以,父親陪兒子和陪女兒,
側重點也有些不一樣——
男孩篇
01
爸爸這樣引導
呵護兒子的潛能
腦科學顯示,
男孩血液中多巴胺含量較多,
流經小腦的血量更多,
所以男孩容易興奮和沖動,
犯錯、挨批評的幾率也更高。
可孩子就是在不斷試錯中長大的,
不能包容孩子的失敗,
也就堵住了孩子成功的可能。
所以,爸爸一定要多鼓勵和引導孩子,
為什麼一定是爸爸?
因為爸爸鼓勵孩子的效果,勝過媽媽的50倍之多!
下次孩子再犯錯,爸爸可以這麼做:
第一時間平和地問詢:「發生什麼事了?」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接著表達關心:「你的感覺知何?」
讓孩子的情緒有出口。
再引導孩子:「你覺得要知何補救才好呢?」
帶領孩子著眼于問題解決。
最后詢問:「你希望我做什麼?」
得到了父母的協助和支持,
孩子才能大膽去嘗試,
而孩子的每次嘗試,都是他成長的階梯。
02
爸爸這樣言傳身教
讓兒子學會男人的擔當
研究顯示:
父親在家中,大多扮演「責任承擔者」角色,
如果兒子與父親接觸過少,
家里沒父親做那個「負責任」的榜樣,
孩子很難發展出「果斷」、「節制」、「有擔當」的個性和品質。
爸爸不缺席孩子的成長,
在家庭中承擔起富有力量的角色,
疼惜家人和愛人,真的非常重要。
平日里,也要多跟孩子說
「失敗沒關系,我們再來一次。」
培養孩子的韌勁。
多說「說話要算數,這才是一個講信用的好孩子。」
教會孩子重視承諾。
多說「兒子,一起來做家務吧!我負責這個,你負責那個...…」
讓孩子明白,我們都是家庭的一份子,
做我們該做的事,就是責任和擔當。
03
父親這樣陪伴
讓兒子更受歡迎
《父親重要嗎?》一書中寫道:
「嚴重缺少父愛的男孩,在學校中經常不受歡迎。」
因為他們會比女孩表現出更多的暴力行為,
比如破壞東西、打人等。
這跟男孩子的大腦結構及體內睪丸素有關。
但男孩在和爸爸的打鬧中,
會逐漸明白各種人際交往的規則。
比如不可以打小朋友、親人,
了不可以真的打架,這只是做游戲。
所以, 父親陪兒子玩一些身體對抗游戲真的很重要!
另外,也要多對孩子說:
「爸爸愛你,但是爸爸不喜歡你這個行為。」
教會男孩自我控制。
多說:「立個規矩,咱爺倆一起加油。」
陪兒子一起遵守規則。
多說「經過努力,
你現在比之前更能照顧別人的感受了」,
強化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的分寸感,
孩子當然也會越來越受歡迎。
女 孩篇
01
父親這樣鼓勵
讓女兒更自信
心理學研究顯示:
若父親太嚴厲,女兒很容易自卑、怯弱。
相反,若父親認可女兒,
這不僅是權威的肯定,
更是來自男性的欣賞,
會給女孩帶去莫大的自信心。
所以,多跟女兒說「爸爸相信你可以」,
表達對孩子的信心;
多說「你做的很好」,
及時認可孩子的付出;
多說「錯了也沒關系」,
允許孩子失敗;
多說「你比上次進步了」,
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變化,
一點點搭建起孩子的自信心。
02
父親這樣引領
讓女兒未來有更多可能
一項針對全球400名女性高管的調研中,
74%的女高管表示,
父親陪她們參加的團體運動,
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她們的職業潛力。
如果可以,
請父親們像陪兒子一樣陪女兒,
參與各種運動和各類社會活動吧!
別只給女兒買洋娃娃,
你怎麼知道她不喜歡《世界地圖》?
別只給她報跳舞班,
你該為她提供多種多樣的選擇。
多給女兒說「試試看」,
鼓勵女兒冒險和嘗試;
多說「你來負責」,
邀請女兒制定計劃;
多說「你來帶隊」,
鼓勵女兒沖在前面,敢于做領導,
一定要告訴女孩,
你可以活成任何你想成為的樣子。
03
父親這樣給女兒立規矩
讓女兒更懂得自尊自愛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父愛缺失的女孩,更容易性關系混亂,
中途輟學,陷入貧困。
父親的愛及必要的引導,
既能給到孩子安全感,
又能給到孩子底線教育。
生活中,要讓女兒看到爸爸愛媽媽的表現,
了解親密關系中愛的樣子。
女兒大點后,多跟女兒提醒
「不要為任何事情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想要的東西,要自己去爭取。」
教會女兒獨立。
明確告訴她「缺錢了,問爸要。
委屈了,隨時跟爸媽說。」
讓女兒知道,
父母永遠是那個為她托底的人,
誰敢欺負我女兒,
做父親的第一個不答應。
寫在后面:
很多研究都表明,爸爸積極參與到育兒中,
對孩子的好處那是太多了。
但其實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好處,
那就是,孩子媽媽心情愉悅。
一個開心的、情緒平穩的媽媽,
又將會給孩子帶去穩穩的安全感,
讓孩子受益一生。
所以,爸爸們一定記得,
平時多關心孩子媽媽,
而不是嘴上只記掛著孩子;
回家多做做家務,
讓媽媽盡可能多休息一會兒;
時不時單獨帶孩子出門,
讓媽媽可以有自己的獨處空間;
如果發現孩子媽媽一臉無神,
給她一個擁抱,告訴她,你在。
最后,愿每個孩子的成長中,
都有爸爸媽媽共同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