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兒童安全
育兒好物
簡易生活
全部
    
會忍,才是當媽的最高境界!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著「能忍」的媽媽
2023/11/03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只蝸牛在散步。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后,都站著一個「能忍」的媽媽。會忍,才是當媽的最高境界。

01 忍住孩子的磨磨蹭蹭

朋友家有一個7歲的女兒,剛開始上小學的時候也是懶床,干什麼事情都是磨磨蹭蹭,一副漫不經心、與我無關的樣子。你催她,小朋友不急不慢地吐出一句:「我們小孩子,做事就是慢吞吞的,你越催,我們就越慢。」後來朋友跟孩子說「從明天開始,媽媽就不催你了,媽媽只會提醒你,你需要自己安排時間。」第二天,小朋友依然懶懶地起床,慢悠悠地刷牙吃早飯。朋友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愣是忍住沒出聲。就這樣,等孩子收拾好書包出門的時候,馬路上一個孩子都沒見到。

不出所料,孩子上課遲到了,還挨了老師的批評。小朋友滿臉委屈,怪媽媽沒有催她快一點。朋友把昨天的話又跟孩子說了一遍,這次小朋友似乎聽懂了。從那往后,再也沒催孩子起床。會忍,才是當媽的最高境界。為人父母,要記住: 我們只是「陪練」,比賽的主導者永遠是孩子,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學會對自己負責。

生活中,總有些孩子,顯得慢慢吞吞,磨磨蹭蹭。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都會特別著急,忍不住去催,甚至責罵孩子。但是,你越催,孩子越慢。面對磨蹭的孩子,該怎麼辦呢?秘訣只有兩個字:忍住。 當孩子磨蹭的時候,父母要忍住催促,讓孩子自己承擔磨蹭的后果。只有孩子真正用心的時候,才會煥發出內在的動力。

父母的外在催促,不僅沒有讓孩子養成自律,還會帶來兩個嚴重后果。

一是,孩子懦弱,沒主見。

做父母的誰也避免不了催促孩子,尤其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管孩子做什麼事情,家長都得催一下孩子,才能跟上自己的步伐,完成一件事情。殊不知,孩子在父母的不斷催促下,會逐漸產生依賴心理,「反正有父母的監督,不著急」。當孩子發現了這條「捷徑」之后,今后遇到各種事情,倘若沒有父母的催促,就會一直懸而不決,不知所措。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性格懦弱、沒主見。

二是,易暴躁,缺乏耐心。

一個從小就被催促的孩子,長大后性格自然會變得急躁,一旦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一個容易暴躁的性格。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說,每種性格缺陷都是由兒童時期經受的某種錯誤對待造成的。心理學家也認為,任何一種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時期所遭受的創傷。家長不斷催促的話語,不是一陣輕飄飄的風,它是有力量的。

既能讓孩子感覺到春天一般的溫度,也可以讓孩子置身于刺骨的冬天,就像一把把刀子傷害著孩子。而催促,就是那一把把的刀子。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一生,也決定他一生。

02 忍住凡事替孩子包辦

現在的孩子嬌貴得很,「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在家里更是舍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收拾完具;甚至5、6歲的孩子,奶奶追著喂飯、幫洗手洗臉……家長們自認為這是節省時間、疼愛孩子的表現,卻不知正是自己親手將孩子變成了一個「巨嬰」。無微不至的照顧,不但不能幫助孩子獨立成長,反而阻礙了其正常化發展。

楊絳的父親說: 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再優秀也很難活得幸福自在。「請幫助我獨立完成」,是每個孩子天性的內在需求。蒙台梭利博士指出,幼兒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不要給兒童的正常化成長設置障礙。永遠不要去幫一個孩子做他自己覺得能搞定的事情,這應該是每一個父母需要遵守的育兒準則。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忍住替孩子事事包辦,懂得從小放手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放手的愛,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教育孩子,千萬不能踏入「保姆式」育兒的誤區。事無巨細地為孩子操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包辦。不僅父母會累,孩子也會很累,而且還可能會阻礙孩子的發展。孩子3歲之后,度過了安全感培養的重要時期,父母應該學會放手,開始訓練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生活上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讓他自己做,自己整理書包、定期收拾房間、洗自己的小衣服小襪子,孩子逐漸能夠學會自我管理,這是他長大必經的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家務活,多給孩子勞動、做家務的機會,比如擇菜、倒垃圾、擺放餐具等等。 生活上,懶一點,孩子會勤快一些。

03 忍住對孩子發脾氣

無論生活給了你怎樣的磨礪,在孩子面前,請控制住你的脾氣。

教育路上,你越是從容,孩子越是靈秀,沖孩子發脾氣,不僅破壞他的靈性,還會令自己生氣上火。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世界上最無用的三種教育方式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看到孩子的一些行為,在說教不管用的時候,父母的情緒一下子就爆發出來。

如果父母經常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要麼反抗,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要麼害怕、驚恐,長大后更是畏手畏腳,自卑而敏感。作為父母,你永遠也無法想象,在你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有多麼害怕。

當孩子發脾氣,你又忍不住想對孩子發火,那麼你可以這樣來做。

首先,接受生氣的事實,不必內疚,要讓孩子知道你對他此時此刻的情緒反應是什麼。其次,客觀地表達出自己的感覺,你對孩子的擔心。比如說:我生氣是因為我擔心你;而不是說:你這個孩子怎麼總是這麼讓人頭疼!氣頭上的我們常常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可是冷靜下來想想,估計她們也挺委屈的。誰會好端端的莫名開始發脾氣呢?

任何一種情緒都有由頭,大人如是,孩子也一樣。當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只有一個辦法可以破解,那就是忍住,如果不行,那就再耐心一點。為人父母,是一門學問。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好多「懷二胎的媽媽」反應可能比頭胎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看這里
2023/11/11
朋友圈都刷屏了:一對「懂事」的父母,勝過「百萬的學區房」
2023/11/11
爸爸坐牢,媽媽出走,「獨自」撐起三代之家的6歲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