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把女兒養在身邊。
過年回家,為了彌補女兒,她特意帶女兒出去吃好的。
女兒卻扭扭捏捏,鼓勵了好久,才支支吾吾擠出句話:「我同學說蛋糕特別好吃,可奶奶說,賣蛋糕的老闆死了。」
仔細一問,原來,女兒過生日那天,和奶奶說想吃蛋糕。
奶奶去外面轉了一圈,回來說:「哎呦,那賣蛋糕的老闆死了。」
朋友家境不差,也定期給老人寄錢,可老人節儉慣了,不捨得給孫女買。
一想到女兒過得如此小心翼翼,朋友流了一夜的淚,決定再苦也要把女兒帶在身邊。
誰知道,孩子委曲求全的性子已經養成。
有一次,孩子削蘋果,把大拇指削傷了,血流湧注,她硬是用餐巾紙抱起來,藏在口袋裡,直到朋友發現,她才哭:「媽媽,我不是故意的,你別生氣,別送我去奶奶家。」
看著可憐兮兮的女兒,朋友大哭了一場。
送女兒回老家時,她是做過思想準備的,想著趁年輕多賺些錢,等孩子大了接回來上最好的學校。
可沒想到分離幾年,給孩子的傷害竟如此之大。
我身邊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覺得孩子小,交給老人負責好吃喝拉撒就行,等到了讀書的年紀再接回身邊教育,自己也可以趁年輕安心賺錢,一舉兩得。
殊不知,大錯特錯。
育兒專家說: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老人那裡度過,等孩子6歲時再接回來上學,那麼這個孩子在學校要麼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麼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我們承認,現在很多老人也開始學習科學育兒,但,再好的祖父母,也比不上父母重要。
錯過孩子0-6歲最重要的成長期,父母真的會錯過孩子的一輩子。
0-3歲,父母的高效陪伴能給孩子安全感。
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說:
「孩子三歲之前,最好由母親親自撫養。人在生命的早期是很無助的,他所有需要的滿足和快樂都和撫養人息息相關。認人是最早的情感現象,也叫依戀,由此父母才獲得撫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爸媽學前班》做過一期原生家庭的節目:「如果你的人生只能留下一個人,你會留下誰?」
演員章齡之的選擇,讓人感概萬千。
主持人列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8個人物:「爸爸媽媽,高中好友,老公和兩個兒子,外公外婆」,讓她依次劃掉,劃掉的人從此不再出現在她的生命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