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有多愛多愛孩子,那麼你知道在孩子的眼里,爸爸媽媽是個什麼樣子的嗎?如果家長粗心大意一點,或許還真不知道。但是,看完了這幾篇「作文」,或許家長們就會對自己的孩子有一些了解了。
1、看作文的名字就知,在這個孩子的眼里,媽媽是他認為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媽媽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醫生,更可以是知心大姐,總之,就是隨著孩子的需要,媽媽可以變換不同的角色。估計寶媽要是看到孩子的這篇文章,會感動到哭吧?對,你的辛苦沒白費,你的苦心孩子都懂。
2、這個孩子還真是有文采,這比喻打的,真叫人心服口服。媽媽是鬧鐘,媽媽是字典,媽媽是顯微鏡,媽媽是復讀機,最后還來了句媽媽是變色龍。咦,這畫風怎麼好像越來越不對了呢?最后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媽媽喜怒無常嗎?就不怕挨打嗎?哈哈~
3、第三位小朋友寫的文章,可以說是句句高能!什麼媽媽眼睛一大一小,走起路來一搖一擺,還有媽媽為什麼那麼胖?因為她是一個吃貨。再接下來就是關于媽媽吃東西的具體描述了,此處省略一萬字——
最后連老師都看不下去了,在作文本畫了一條條的紅線。不知道寶媽看到這篇作文會咋想?這孩子,估計是想吃「竹筍炒肉」了吧?
看完孩子們對媽媽的描述,不知道各位家長有何感想?是不是都急著回去問問自家的孩子,自己是不是個吃貨呢?哈哈。
不過,從孩子們的這些稚嫩的語言里也不難看出,他們真的很愛自己的媽媽,或許,比家長想象的更愛。
孩子愛媽媽的小細節
1、一回家第一個找媽媽
很多孩子都有這個習慣,放學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問「媽媽你在哪?」可能很多人還沒有細想過這個問題,有時候家長還會嫌孩子煩,殊不知這恰巧說明,你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無可替代!
那麼多人,孩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嗎?中了就偷著樂吧,還嫌煩呢,好多家長都羨慕死了。
2、好吃的好玩的,愿意分享給媽媽
小孩子都有占有欲,對于自己的東西,總是習慣護得死死的,生怕別人搶了去。但是,如果孩子愿意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給媽媽,愿意把愛吃的飯菜夾給媽媽,就說明在他們的心中,媽媽是「自己人」,占據了特別重要的位置。
3、媽媽累的時候、難過的時候,他們會安慰媽媽
當然,小孩子的安慰和成人的安慰不同,他們可能表達能力沒那麼強,也不知道怎樣才會讓媽媽好受一點,因此,很多時候他們只會根據本能來表達自己的關愛。
比如,輕輕靠在媽媽的懷里,靜靜地和媽媽坐在一起,哪怕他們不說話,也沒有多余的動作,也足以說明,他們心中是有你的,在安慰你。要不然的話,一個活潑好動的小孩子,為什麼要有這種成熟的表現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