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媽媽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從孩子出生起,就被一家人眾星捧月一般,每天都是百般的寵愛,為了不錯過孩子的每一次成長和每一點變化,每個媽媽都希望時時刻刻守著孩子身邊。
可是媽媽也有很多的不得已,有時候需要外出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又不方便帶著孩子,只好把孩子留在家裡跟爺爺奶奶在一起,所以很多外出的媽媽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抱著孩子親了又親,然後問寶寶有沒有想媽媽,跟媽媽還親不親,媽媽都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確定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不是依然是最高的。
其實媽媽們沒有必要總是不斷地確定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因為孩子和媽媽之間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默契,不管媽媽離開多久,孩子總會把心裡最寶貴的地方留給媽媽,孩子相信媽媽永遠愛自己,而自己也會永遠的愛媽媽。
孩子跟你親不親,這幾點就能看出
孩子從來不會委婉的去表達自己的感情,孩子愛一個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時時刻刻粘著他,因為孩子還不懂得聚散離合是人之常情,很多孩子為什麼上幼稚園的時候總是會跟媽媽說讓媽媽第一個去接他,那是因為孩子希望從幼稚園出來第一眼就看到媽媽。為了見到媽媽孩子會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的東西,把和媽媽分開的時間縮短的越少越好。
孩子的安全感全部都來源于身邊最親密的人,一旦身邊最親密的人離自己太遠了,孩子會覺得恐慌。可是孩子不可能永遠都陪在爸媽身邊,所以家長要適時地鍛煉孩子離開自己,讓孩子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要讓孩子學著適應沒有自己在身邊的生活。
成長的過程不是只有甜蜜的相聚,有時候也會有不得已的離別,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懂得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疑問,為啥孩子出門時,都表現得很讓父母長臉,人見人誇,回了家咋自己面前動不動就鬧脾氣,擺臉色生氣。這就不得不說起那句精闢的總結了,孩子越是在最親密的家人面前,越是要求苛刻,把最不好的一面都展現了出來。這話其實是在教育孩子要對親人好點,不要把次序顛倒了,但這也解釋了為啥孩子會有這個情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