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最近非常焦慮,她家孩子小學成績經常在班上前三名,可是到國中卻越來越差,120分的滿分,連100分都達不到。
事實上,很多孩子都是這樣,小學成績好,到了國中就滑坡。那是因為小學語文內容淺顯,基礎知識只要背誦記憶好就行,而小學的作文,只要不偏離主題、字數夠,老師就不會扣太多分。
這樣的評分標準,就給很多孩子造成一種假象,好像小學語文成績還挺好。可是到了國中之后,閱讀理解題要求更多深層次思考,作文除了字數比小學更多之外,對成文的邏輯要求也更加緊密,如果能增加拓展知識,則更為作文加分。
而這些,對孩子的閱讀要求都非常高。
可是國中科目眾多,作業也多,孩子根本沒有時間看課外書,此時,小學閱讀能力強的孩子就占了極大優勢。
所以,小學欠下的閱讀債,到了國中再還就晚了。
關于閱讀,很多家長容易犯三種錯誤。
第一種錯誤:父母容易急功近利
錢錢今年三歲了,他不排斥看繪本,但他更喜歡繪本里的圖畫,對文字一點也不敏感,媽媽陪他讀了很長時間的書,每每重復讀完一本書過后,再問他書里的字,他依舊不認識。
媽媽有些著急,便四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看到了一位家長的親子閱讀方法,家長在讀的時候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孩子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很多字。
于是,錢錢媽媽就按照這種方法來教錢錢閱讀,有時還拉起孩子的小手一個字一個字指著念。可是,不久之后,錢錢就對閱讀失去了興趣,一提起閱讀他就直皺眉頭,反感不已。
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的閱讀習慣養成也有差異,有的孩子從兩歲開始就會表現出對文字的強烈興趣,可有的孩子就算上了小學也依舊不喜歡書籍,就更別提閱讀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