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85%的孩子在12歲之前大腦發育不成熟,易受催眠暗示。
也就是說12歲之前的孩子,很容易被大人的話語影響,你說他怎麼樣,他就會朝著你說的方向發展。
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做「白熊效應」。就是旁邊有人不斷提醒你不要去想象一頭白熊,可他越提醒,你腦海中的那頭白熊就會越清晰。
所以,積極的暗示話語,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有力的影響,尤其是身邊親近人的積極暗示,比如父母、老師、朋友等,能夠激發孩子積極的能量,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會讓孩子更愛自己。
那麼,該怎樣積極地暗示孩子呢?
在孩子心里種下一顆成功的種子,才會開出成功的花,結出成功的果。
泰國勵志短片《努力一點點》中,男孩剛開始踢足球時總是被教練嫌棄基礎不好,媽媽卻對孩子說「教練說你很努力。」
孩子因為追不上其他隊員沮喪的時候,媽媽對孩子說:「沒關系,努力超過前面那個人就好。」
比賽場上,孩子看到媽媽站在觀眾席上為他加油助威,讓他想起自己努力練球的畫面,他奮力奔跑,終于進了一個球,為團隊爭得一分,所有人都為他歡呼鼓掌。
媽媽說:「我可能不是最好的媽媽,因為我并不想我的孩子總是得第一名,我只是希望他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
我們大多數孩子,其實就像這個勵志短片中的男孩一樣,天賦沒有那麼強,需要不斷的學習,進步、努力,才能獲得最后的成功,而在這個學習和努力的過程中,家長的鼓勵非常重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