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可謂是傾其所有去培養孩子,竭盡全力去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可養娃畢竟不是有劇本的電視劇,父母們誰也不知道會在這條路上遇到多少難題,特別是想要養好孩子,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別說現在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更是讓寵溺成為養娃的主要話題,父母的舍不得打罵,也讓現在的部分孩子在「不聽話」道路上一路狂奔。
「怎麼才能養出懂事的好孩子?」
這個問題成為絕大多數父母心上最頭疼的內容。
李玫瑾老師曾經在一次講座中分享過自己對于孩子該如何成長的建議。
李玫瑾老師指出,孩子的成長是分階段的,12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孩子能不能成才,關鍵就看12歲前的各個階段有沒有應對到位。
這其實并不難理解,如果將孩子的教育看成是馬拉松賽跑,寶寶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其實都是這場馬拉松賽跑的彎道,要想孩子能夠成功地跑完全程,關鍵就是要抓住這些彎道。
為此,李玫瑾老師將孩子12歲前的發育過程分為了三個重要的彎道期,她主張,孩子12歲前的成長要分為「三段論」,即要求孩子三歲前要立情、六歲前要立威、十二歲前要立價值觀。
這樣孩子的發展才能是有跡可循,父母也能剛好地根據自家孩子的發育特點和表現,更加準確地掌握孩子的發展階段,并相應地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第一階段】:三歲立情,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三歲以前屬于幼兒時期,孩子這個時候很小,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很有限,他們對世界還是很陌生的,沒有熟悉的人在后面支撐,他們會沒有安全感。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