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最好用「一日如三秋」來形容,但還是不能回避「思念」二字。如今,父母忙于工作,無法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是很常見的事情, 這意味著孩子小小年紀就會感受到離別的悲傷,對父母的想念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個月后,女兒見到父親時,大喊「我是在做夢嗎!」 鼻子一酸
最近,微博熱搜前排有一條內容,那就是#女兒三個月后看到爸爸的反應,內容還附有現場視訊,讓我們感受到深深的喜悅 父親和女兒的團聚。父女倆來自大陸安徽,已經三個月沒見面了。 父親去接女兒放學,手機記錄下了這溫馨的一幕。
女兒正在和同學散步聊天,父親遠遠地跟著女兒。他本該想先喊一聲,沒想到女兒卻仿佛有心靈感應,先轉頭看到了父親。
三個月沒見到父親的女兒,臉上洋溢著幸福,她興奮地喊著 「爸爸」,撲到父親懷里。女兒因為太興奮,尖聲嘹亮地叫著「爸爸」,馬尾辮一邊跑一邊瘋狂搖擺。
女兒飛進父親懷里后,像個嬰兒一樣,然后有點哽咽,用稚嫩的聲音自言自語: 「我是在做夢嗎!」 此情此景,爸爸忍不住笑出聲來。
這笑聲里包含了太多的東西,即未能與女兒團聚的喜悅、對女兒天真無邪模樣的欣喜、對女兒難以置信的愧疚等等,讓人鼻子酸酸的。據了解,父親因女兒喊「爸爸」而哭了很久,原話是「這個叫聲讓我哭了」。
網友對此的評論是:
網友1:別說她爸了,我哭了。
網友2:男人當了爸爸,眼淚就低了很多。
網友3:太感動了,這就是真情流露。
孩子和父親是什麼關系?
①孩子依賴父親
一般來說,父親能給孩子安全感,因為父親身體強壯。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總是想向父親尋求幫助,仿佛有父親在身邊,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②孩子崇拜父親
一般來說,孩子喜歡模仿父親,因為他們生來就有一種崇拜父親的感覺。只要爸爸做了一件偉大的事情,孩子就會大聲喊叫,心里有一種自豪感。
爸爸在育兒方面應該做什麼?
①給孩子足夠的陪伴
爸爸應該給予一定的養育時間,不要一直忙于工作或享受休閑。爸爸應該給孩子足夠的、優質的陪伴,比如和孩子聊天了解他的內心世界,和孩子做游戲培養共同話題等
②給孩子正面的形象
爸爸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規范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積極的形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以身作則。以身作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爸爸們反思自己,不斷學習。
結論
父親和孩子之間的關系非常微妙。它不像母親那樣,借助母親的妊娠而發展出一種自然而親密的關系。它需要培養。尤其是父親更需要主動去發展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