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的女兒今年上小學四年級了,品學兼優,經常得到老師的批評,是班級里的三好學生。不知道內情的人,可能以為孩子從小就成績優秀。事實上,他以前不愛學習,連作業都不能按時完成,令家長和老師感到頭疼,因為小學二年級之前都是老人帶的。
奶奶年齡大了也不會督促娃寫作業,每天只會嘮叨孩子快點寫作業,寶寶就會反駁,你什麼都不懂,還要管我!老人非常生氣,孩子也不愛學習。老人非常辛苦,孩子感覺學習非常困難。
後來,楠楠就辭了工作,在家全職照顧娃了,楠楠經過仔細觀察后發現,孩子并不是笨。她咨詢了幾位班級里的優秀學生家長,在老師那里也得到了很多反饋,最關鍵的就是要培養兒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楠楠還買了一本老教師編寫的「家庭教育寶典」,教育孩子更順手了,孩子的成績,也慢慢提升了。
心理學家認為,習慣是人類的第二個上帝。
是的,好習慣對于孩子的影響,僅次于上帝對人類的塑造。從小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娃一生都會受益。
楠楠雖然全職帶娃,也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她一邊陪伴女兒,一邊考會計師證。孩子學習,母親也在旁邊學習。
周末閑暇時間,她會帶著孩子一起讀書,研究學習中的錯題和難題。女兒開始也不太喜歡和媽媽一起學,後來看到了老母親那麼認真,也主動開始學習了。
我們常常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一定打好。小學如果給娃打下良好的基礎,等到孩子上了國中,高中乃至大學階段都會享受到紅利。
有二十多年教學經驗的于敏老師認為,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異,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一:提前預習
家長帶孩子提前學習,老師還沒有講授的新知識,通過自學的方式,來把未來的課程提前理解。
在預習當中遇到了問題,可以先打上一個問號,等到老師上課講解時自己著重聽一下。
提前預習,能夠培養孩子自學的能力。在上課的時候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長多帶孩子預習,養成每天晚上提前預習的良好習慣。當然這件事情要堅持下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習慣二:培養孩子自己收拾文具的習慣
這看起來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情,其實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等到孩子參加工作之后,如果在工作中經常丟三落四的,就是從小就養成了這種不好的習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