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兒童教養
兒童健康
兒童安全
育兒好物
簡易生活
全部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會做4件事
2023/10/28

父母認為孩子做錯了, 喜歡不停地「講道理「,道理是千真萬確的,沒有錯誤,可是孩子并沒有真正理會,越給孩子不停地講道理,孩子越沒有反應, 父母仍然在自我感動。

皮亞杰用一個實驗告訴我們:

幼兒期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只能從自己的觀點看世界,難以認識到他人的觀點。

年齡小的孩子,只用講道理這個方式來教育孩子是不夠的, 要說,更要做,知行合一。

低層次父母,喜歡不停地「講道理」,而高層次父母,會做4件事:

1、父母做好表情管理

父母采取居高臨下態勢,要求孩子必須聽我的,實際上,沒有這麼聽話的孩子,孩子的天性是帶點兒調皮的,看到你氣乎乎訓自己的樣子,越發地不聽話,仿佛就是想和你做對,看看你還有什麼招數來管我。

父母做好表情管理,別讓孩子看出你的惱怒,溫文爾雅的表情,不動怒,孩子聽到的語言是平靜的, 孩子喜歡這種聲音和表情,更容易接受,被吸引,從而聽從父母的管理和教育。

2、與其講道理,不如直接去做

孩子不想做某件事,比如不去背古詩詞,不去做計算題,與其只給孩子講道理,不如直接父母拿起書本學習,孩子聽到父母朗朗的讀書聲,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讀起來。

想要孩子做什麼,父母先去做,以身示范,激發起孩子的興趣,有父母的陪伴,學起來不孤單, 小時候父母是陪練,引路人,長大后孩子就會超過父母。

3、少批評,多鼓勵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有做錯,不完美的地方,父母看到缺點,不要一味指責。想想自己小時候的樣子,也會在某一件事情上短板,有的長大后弱項反而會成為強項。

比如有的孩子小時候肢體不協調,長大后反而成了跳舞高手;小時候數學成績一般,長大后卻突然開了竅,學高等數學也不覺得難。

有的情況在短暫情況下無法改變,那就不要一味指責孩子, 多鼓勵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夸獎孩子。孩子練書法,「你看,這一撇寫得真好看」;孩子做計算題,:「不錯,今天比昨天有進步,正確率提高了。」

孩子聽到鼓勵的話語,會更加有信心,有興趣去學習,讓孩子去經歷學習的過程,不斷進步,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有獨立的見解,未來才能走得更遠。

4、雙向溝通

認真傾聽孩子的話,會發現許多不知道的小秘密,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個問題?讓孩子分析原因,找出癥結所在,而不是父母直接下命令,就要這麼做,不服從就挨訓。

讓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比父母直接告訴講道理,學習效果更好,增強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讓孩子有小大人的感覺,有成就感。

寫在最后

不要讓孩子企圖發現你講道理的背后的意圖,幼小的孩子不喜歡有目的性的學習,而又喜歡渲染沉浸在學習的單純快樂中,與其講冷冰冰的大道理,父母不如和孩子一起學習,陪孩子共同成長!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北醫護妹花80萬,將18坪舊房大改造,1坪都不浪費,衛生間干濕分離,陽光大陽台超治愈
2023/07/06
奶奶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7/06
新竹三口之家爆改40年老房,樸素布局卻一塵不染,看過的人都說溫馨: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2023/07/06
月薪4.5萬,房貸530萬,買下40坪的房子,裝修壓力大,但有家了~
2023/07/06
斷舍離女孩出圈上央視,88㎡的家僅6件傢俱,常年堅持「不消費」
2023/07/06
52歲阿貝為愛妻用「6貨櫃花130萬」造60坪天然花園別墅,走進空中花園如進仙境
2023/07/06
屏東小夫妻,爆改46年狹長昏暗老房,改完明亮舒適,夢中情房無疑了!
2023/07/06
好多「懷二胎的媽媽」反應可能比頭胎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看這里
2023/11/11
朋友圈都刷屏了:一對「懂事」的父母,勝過「百萬的學區房」
2023/11/11
爸爸坐牢,媽媽出走,「獨自」撐起三代之家的6歲女孩,如今怎麼樣了……
2023/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