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著名功夫巨星李連杰在做客中央電視台《面對面》節目的時候,講述他于3年前在印尼遭遇恐怖海嘯的經歷,從他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海嘯這種自然災害出現時,帶來的恐怖壓制力確實難以言喻。
2004年印尼發生了大海嘯
那麼,海嘯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我們在海岸邊遇見了50米高的海嘯,是跑向內陸好,還是迎面扎進水里好呢?
在絕大多數災難片當中,都有「巨浪拍岸」的場景,它的締造者正是
海嘯。
巨浪拍岸的締造者就是海嘯
根據資料來看,人類在很早的時候就觀察到了海嘯的存在,比如漢朝時期就對某些海嘯有了清晰的記錄,不過在古書當中,海嘯的外號有很多,像海吼、海沸、海溢等等都指的是它。
海嘯的成因有很多,比如海底火山爆發、土崩、山體滑坡或者是隕石撞擊海底,都會引發海嘯。不過,如今地球上的大部分海嘯,都是由地震引起的,并且這種地震的震源基本都在海底500千米以下,震級能達到6.0級。
海嘯的成因有很多
在人們對海嘯的物理性質進行分析之后,就發現地震海嘯想要出現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分別是
深海、大地震和開闊逐漸變遷的海岸。以深海為例,只有深海之上才會有龐大的水體,這是海嘯的「原材料」,若是發生在淺海,就根本沒有那麼多水可供它操作了。
而當海底發生地震之后,就會讓海底的地貌發生明顯變化,某些部位會上升或下沉。這種動靜自然會影響到上方的海水,讓其開始波動,最終演變成「巨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