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多了,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錯覺」。
比如,這幾年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這樣的言論:生孩子最好是生女兒。如果你在網上表達這樣的觀點,肯定會有很多人贊同。
因為生男孩,不僅要承擔很多年的教育費用,而且還要給他買房買車娶老婆,而生女兒卻更佛系,孩子喜歡讀書就讀,不喜歡就不讀。沒有什麼壓力。
而且,女兒往往比男孩更貼心,家里有個女兒,幸福感也會多出很多。
然而,現實的情況,卻跟網上的截然相反。
看看幼兒園里,男孩總是比女孩多一些。
有些幼兒園,男女比例甚至都懸殊得可怕。
數據上看,從19年到22年,我國的男女性別比,確實也是在逐年上升的。而如果沒有人為干預的話,自然狀態下的男女比例是不會有大變動的。
也就是說,在現實中,大家還是會為了生男孩采取各種各樣的措施的。
那到底是為什麼,生男孩要面對那麼大的壓力,仍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生男孩呢?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了?背后的原因現實又心酸。
把養育孩子這件神圣的事情,和投入產出相聯系,確實顯得過于現實。
但這又是很多做父母的必然會去思考的事情。「養兒防老」不就是一句很現實的俗語麼,我養你長大,你給我養老,拋開情感,這也可以說是一場交易。
那為什麼養女兒就比養兒子更不劃算了呢?
在教育方面,男孩和女孩上學花的是一樣的錢,但是女兒一般日常花銷會比男孩更多一點。
女兒長大家人以后,跟家里人的聯系就不會那麼緊密,如果家里需要經濟上的支持,女兒那邊可能很難給予幫助。而男孩雖然投入更多,但家里的情況,他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現在,遠嫁的女孩越來越多,那些遠嫁以后,很久才回來一趟的女孩,他們和父母的關系逐漸疏遠,外公外婆想見外孫一面都很難。
看到這些,父母更加不愿意對女孩投入了,也怕自己的孩子未來非要遠嫁怎麼辦。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