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電熱水壺你還在用嗎?有毒還致癌,趕緊扔掉吧……》
小王手機上收到一篇文章推送,處于好奇她點開了這篇文章,全文講述了關于電熱水壺到底有多麼「危險」:
「電熱水壺長期用會析出重金屬錳,容易導致中毒、致癌!」
「電熱水壺的產生的水垢有害,喝多了會長結石」
……
看著茶幾上正在煮水的電熱水壺,小王陷入沉思: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2023年9月,廣東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家用電器產品質檢通告,此次檢查共發現不合格產品133款,其中電熱水壺有47款,不合格項目包括
發熱、輸入功率和電流、機械強度、螺釘和連接等。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電熱水壺主要分為不銹鋼、玻璃、 陶瓷等材質——
不銹鋼電熱水壺:一般分為304不銹鋼、316不銹鋼,在購買時盡量選擇帶有該標識或字樣的,或有「食品接觸用」標識以及字樣的。
玻璃電熱水壺:建議選購高硼硅玻璃制成的,這種材質相對于其他玻璃比較穩定,更適合食品用。
陶瓷電熱水壺:建議不要選購內壁是彩色的陶瓷,彩色陶瓷可能涉及煮水過程,顏料會析出重金屬,以內壁無色、無圖案最安全。
關于電熱水壺的使用安全,一直有不少爭議,尤其是有說法稱「長期喝電熱水壺燒的水,可能導致重金屬超標,不但會中毒還會致癌」,真相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正規的不銹鋼制品并不會有錳超標風險
。此外,錳元素并不是什麼「[毒·品]」,而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是結締組織、骨骼、凝血因子等組成成分,參與人體鈣吸收、脂肪代謝、血糖調節等。
人體缺少錳,會影響生長發育,同樣長期過量吸入錳,也會導致中毒、致癌。
但要知道,錳的熔點非常高,達到1200℃以上,而電水壺煮水的溫度不會超過100℃。實際上,我國在電熱水壺抽檢發現,錳析出的最高值為1.168毫克/升,若要達到中毒量,相當于每天要飲用9升這樣的電熱水壺燒的水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