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的郭阿姨最近發現,只要自己一久站,腿部不僅會發酸發痛還會慢慢浮腫。郭阿姨擔心是腿部疾病,立馬就去醫院做了檢查,被診斷為靜脈曲張加腿部浮腫。主治醫生建議她,每天堅持踮踮腳,可以緩解這一癥狀。
郭阿姨半信半疑,踮腳竟然也能治病?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郭阿姨依照醫囑,每天在刷牙、吃飯的時候踮踮腳。
半年之后郭阿姨去醫院復診,發現她腿部的靜脈曲張的癥狀幾乎消失了,腿部的肌肉浮腫完全消退了。而且,郭阿姨還跟醫生表示,踮腳的這段時間里也沒再出現過失眠,便秘的情況,女兒都夸她氣色好了很多。
相信很多人都跟郭阿姨一樣好奇,踮踮腳也能養生?這到底是是什麼原理?今天,小九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為何踮腳有如此大的功效。
其實,早在西漢初期的《引書》一文中便有關于「踮腳」的記載:「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此外,歷史悠久的養生術八段錦中的最后一式,用的就是踮腳跟拉伸的方式,通過刺激腎經起到健體養生的功效。
踮腳之所以能養生,用現代醫學解釋是因為,通過踮腳能讓肌肉運動產生動力,使得心臟的靜脈回流,促進下肢的血液流動,使得心臟能夠得到足夠的氧氣。
美國著名期刊《iScienc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人類小腿上的比目魚肌,如果被正確地鍛煉,可以幫助久坐人群提高局部肌肉代謝水平,改善全身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謝情況。而踮腳的時候,正好能夠帶動這塊肌肉進行拉伸。
該研究還邀請了25位受試者,進行「久坐踮腳」實驗,結果證明,坐著踮腳也一樣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回流,緩解疲勞感。
圖源自網絡
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腿先衰」,腿是身體的「第二心臟」,人的腳底有很多穴位,尤其是在腳后跟,分布著很多經絡,與全身臟器相連。因此,每天堅持踮腳,你會收獲5個好處:
1. 保護心臟
心臟靜脈回流,需要肌肉運動產生動力,每次踮腳,小腿肌肉收縮產生的壓力,可以擠壓著腿部的靜脈血管,促進血液回流心臟,減少血流的阻滯。
而且,有數據表明,人每踮腳一次,肌肉收縮擠壓的血量相當于,心臟搏動一次。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