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荊棘鳥》問世,迅速走紅美國,成為美國十大暢銷書之一,并且勢頭不減,快速成了國際暢銷書,吸引了無數讀者。
很多人就算沒讀過這本書,也一定聽過書中這段話: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
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
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
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這段話,就是《荊棘鳥》的題記。
這本書我讀了很久,讀完又放了很久,它就靜靜地躺在書架上,無言,靜默,這塵世的一切,總是驚擾不了一本書的寧靜,但走走停停的我們,總能重新在某本書里得到休憩。
時隔許久,兜兜轉轉,才突然發現,這世間沒有一種愛,能被輕易得到,但這世間所有的愛,都寫滿付出。
沒有付出而談愛,實際上談的就不是愛,而是自己心底的自私和妄想。
01
1915年12月8日。
梅吉過了她的第四個生日,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禮物,那是一個可愛的布娃娃。
4歲的梅吉,已經是個像樣兒的小姑娘了,但有生以來,只進過一次雜貨鋪。
那是五月的事了,她規規矩矩地坐在媽媽身邊的小車里,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她激動不已。
但她最喜歡的,就是一個穿著粉紅色錦緞裙子的布娃娃。
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可以和這布娃娃一起玩。
可是而今,這成了她的生日禮物,她無比愛憐地注視著布娃娃,給它取名艾格尼絲。
然而,調皮搗蛋的哥哥們,粗暴地從她手里搶過布娃娃,將它弄得四分五裂。
梅吉苦苦哀求,卻無濟于事。
直到大哥弗蘭克到來,才將梅吉從恐懼中拯救出來,然而,布娃娃早已一片狼藉,各種零件散列在荒涼而雜亂的草叢里。
梅吉家里很窮,人口又多,不可能再重新給她買一個,這個禮物還是弗蘭克攛掇母親菲奧娜給梅吉買的,弗蘭克是鐵匠鋪的工人,但家里的一切,只能由父親帕迪做主。
父親是一個普通人,干著各種雜工,可是他深愛著菲奧娜,覺得她是上天賜給他的禮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