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美。在農村野外遇到的野生植物實在太多,于是大家根據植物具有的價值,進行了總結、分類。比如哪些是藥草植物,哪些是有毒植物,哪些又是可以食用的野菜等,口口相傳。而提到野菜,這菜全身都是寶,2塊錢一把,很多人卻當它是野草,以為不能吃。
植物的形態特征各有不同,它們的價值也不一樣。農村戶外很多趴地生長的小植物,很不起眼,外行人往往都把它們統一歸入「野草」的行列,其實大錯特錯!今天所介紹的植物在我們那里還被稱為「咽痛草」,平時有個喉嚨痛、感冒發熱的小病,用這種植物來煮水喝,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咽痛草」的學名叫積雪草,別名雷公根、崩大碗、馬蹄草、老鴉碗。秋冬的時候霜雪落在它的葉片上面,就會一點點累積起來,看起來非常好看,因此得名積雪草,我們這邊常叫雷公根。雷公根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在山路旁、溝邊、田邊等肥沃的陰濕處常見。它在我國的分布范圍很廣,廣西、陜西、江蘇、浙江、江西、廣東等省區數量更多。
不過,近年來人們逐漸知道了雷公根的價值,紛紛到農村野外采挖,導致它們的野生資源也越來越少,市場價格也增長了不少,新鮮的雷公根2元一把,曬干之后價格可以漲到十幾元。
據我們這里的老人口口相傳,在以前的時候,村里有個癌癥病人,經常食用這種野菜,結果癌癥好了,因此,這種小草能「治癌」的消息不脛而走,后面民間一些老人也會叫它「腫瘤草」,不過這種說法年代久遠,基本就沒有得到考證了。
雷公根味苦、辛,性寒,認為是可以全草入藥,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一些流傳下來的醫書對它有很詳細的記載,大體上認為它具有下面這幾大價值。一、有清熱利濕的功效,可以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口渴、頭痛等癥狀。
二、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我們把雷公根搗爛后敷在皮膚炎癥感染的地方,能促進炎癥好轉,使皮膚逐漸恢復。另外,它還能治療由于病毒或細菌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泌尿系細菌感染等疾病。
三、雷公根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的話可以治療跌打腫痛、蟲蛇咬傷、關節紅腫等。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